按照水澇發生季節,可分為春澇、春夏澇、夏澇、夏秋澇、秋澇等,不同季節的洪澇對農業生產影響不同。
①春澇及春夏澇,主要發生在華南及長江中下游。農田積水后常引起小麥、油菜的爛根,早衰,病害流行。
②夏澇,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東南沿海、四川盆地以及東北地區發生頻率較高,影響夏收夏種,造成小麥倒伏秕粒,發芽霉爛,旱糧作物爛根,結實率低,棉花蕾鈴脫落,水稻輕則倒伏減產,重則絕收。
③秋澇和夏秋澇,西南和陜西中南部發生較多,其次是華南及長江中下游、江淮、黃淮、東北和華北也時有發生,對秋收作物生長、發育和產量影響較大,有時還影響秋收秋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