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

低碳指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前提下,保持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處于低水平。它要求城市經濟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及方向、城市生活以低碳生活為理念和行為特征、城市管治以低碳社會為建設標本和藍圖。

面對全球氣候變化,急需世界各國協同減低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1997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三次締約方大會在日本京都召開。149個國家和地區的代表通過了旨在限制發達國家溫室氣體排放量以抑制全球變暖的《京都議定書》。《京都議定書》規定,到2010年,所有發達國家二氧化碳等6種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減少5.2%。2001年,美國總統布什剛開始第一任期就宣布美國退出《京都議定書》,理由是議定書對美國經濟發展帶來過重負擔。2007年3月,歐盟各成員國領導人一致同意,單方面承諾到2020年將歐盟溫室氣體排放量在1990年基礎上至少減少20%。2012年之后如何進一步降低溫室氣體的排放,即所謂“后京都”問題是在內羅畢舉行的《京都議定書》第2次締約方會議上的主要議題。2007年12月15日,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產生了“巴厘島路線圖”,“路線圖”為2009年前應對氣候變化談判的關鍵議題確立了明確議程。
2005年2月16日,《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以法規的形式限制溫室氣體排放。為了促進各國完成溫室氣體減排目標,議定書允許采取以下四種減排方式:
一、兩個發達國家之間可以進行排放額度買賣的“排放權交易”,即難以完成削減任務的國家,可以花錢從超額完成任務的國家買進超出的額度。
二、以“凈排放量”計算溫室氣體排放量,即從本國實際排放量中扣除森林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數量。
三、可以采用綠色開發機制,促使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減排溫室氣體。
四、可以采用“集團方式”,即歐盟內部的許多國家可視為一個整體,采取有的國家削減、有的國家增加的方法,在總體上完成減排任務。

低碳經濟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是人類社會繼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進步。低碳經濟實質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潔能源結構問題,核心是能源技術創新、制度創新和人類生存發展觀念的根本性轉變。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為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操作性詮釋,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節約型社會的綜合創新與實踐,完全符合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的發展思路,是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轉的劃時代潮流,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全球性革命。著名低碳經濟學家、原國家環保局副局長張坤民教授認為低碳經濟是目前最可行的可量化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低碳經濟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產業的領域。著名學者林輝稱之為“第五次全球產業浪潮”,并首次把低碳內涵延展為:低碳社會、低碳經濟、低碳生產、低碳消費、低碳生活、低碳城市、低碳社區、低碳家庭、低碳旅游、低碳文化、低碳哲學、低碳藝術、低碳音樂、低碳人生、低碳生存主義。

“低碳經濟”最早見諸于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國能源白皮書《我們能源的未來:創建低碳經濟》 。作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先驅和資源并不豐富的島國,英國充分意識到了能源安全和氣候變化的威脅,它正從自給自足的能源供應走向主要依靠進口的時代,按目前的消費模式,預計2020年英國80%的能源都必須進口。同時,氣候變化已經迫在眉睫。
前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牽頭做出的《斯特恩報告》指出,全球以每年GDP1%的投入,可以避免將來每年GDP5%—20%的損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經濟轉型。
英國首相于2007年11月闡述英國的主張是 ,努力維持全球溫度升高不超過2℃。這就要求全球溫室氣體排放在未來10-15年內達到峰值,到2050年則消減一半。為此,需要建立低碳排放的全球經濟模式,確保未來20年全球22萬億美元的新能源投資,通過能源效率的提高和碳排放量的降低,應對全球變暖。
2007年7月,美國參議院提出了《低碳經濟法案》,表明低碳經濟的發展道路有望成為美國未來的重要戰略選擇。
德國則希望在2020年,國內的低碳產業要超過其汽車產業。
向低碳經濟轉型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大趨勢。
在此背景下,“碳足跡”、“低碳經濟”、“低碳技術”、“低碳發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會”、“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應運而生。而能源與經濟以至價值觀實行大變革的結果,可能將為逐步邁向生態文明走出一條新路,即,擯棄20世紀的傳統增長模式,直接應用新世紀的創新技術,通過低碳經濟模式與低碳生活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發展低碳經濟已經成為全球共識,各國政府都極其重視發展低碳經濟。

2006年底,科技部、中國氣象局、發改委、國家環保總局等六部委聯合發布了我國第一部《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
2007年4月,低碳經濟和中國能源與環境政策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2007年8月,國家發改委發布《可再生能源中長期發展規劃》,可再生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將從目前的7%大幅增加到2010年的10%和2020年的15% ;優先開發水力和風力作為可再生能源;為達到此目標,到2020年共需投資2萬億元;國家將出臺各種稅收和財政激勵措施,包括補貼和稅收減免,還將出臺市場導向的優惠政策,包括設定可再生能源發電的較高售價。
2007年9月8日,亞太經合組織第十五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8日在澳大利亞悉尼召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當天舉行的第一階段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提四項建議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其中提出:應該加強研發和推廣節能技術、環保技術、低碳能源技術,并建議建立“亞太森林恢復與可持續管理網絡”,共同促進亞太地區森林恢復和增長,增加碳匯,減緩氣候變化。胡錦濤指出:中國將堅持科學發展觀,貫徹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把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作為重要理念,促進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中國將把可持續發展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中的先導性、基礎性作用,開展全民氣候變化宣傳教育,繼續推動并參與國際合作。同月,國家科學技術部部長萬鋼在2007中國科協年會上呼吁大力發展低碳經濟。
2008年1月17日,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駐華代表處首任主任夏?冶は壬?謔捉熘泄?托吵鞘新厶成現賦觥暗吞季?檬鞘迪殖鞘鋅沙中?⒄溝謀賾芍?貳薄M?攏?寤?笱У吞寄茉詞笛槭胰漲霸誥┏閃ⅰM?攏??曳⒏奈??WF(世界自然基金會)共同選定了上海和保定作為低碳城市發展項目試點,由國家發改委、建設部、科技部、環保總局、商務部等專家組成的項目技術顧問組也正式亮相。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長李俊峰表示,低碳發展是中國在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中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必然選擇,也會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行動之一。
2008年3月,SEE與TCG舉辦“中國企業與低碳經濟”論壇,讓中國企業了解國際低碳經濟發展的情況,探討中國企業在低碳經濟發展的作用。阿拉善SEE生態協會會長王石對此次會議致歡迎詞,英國前首相布萊爾與會。
2008年4月,由眾多專家、學者牽頭,在各部門關注和關心下,中國低碳網 www.ditan360.com 成立。 同月,國合會(中國環境與發展國際合作委員會)首次圓桌會議在北京凱賓斯基飯店召開。發展低碳經濟,建設低碳社會已經成為我國的戰略重點和全民教育重要方向。

低碳當道,家居變臉 從現在起,改改你的“電動依賴癥”吧。多數人或許并不知道,電動電器會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消耗大量高含碳原材料以及石油,變相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變!改走簡約設計風 室內設計以自然通風、采光為原則,減少使用風扇、空調及電燈的幾率。通常,在整個建筑的能量損失中,約50%是在門窗上的能量損失。中空玻璃不僅把熱浪、寒潮擋在外面,隔絕噪音,降低能耗。小戶型無論在節約建筑材料、節能節電、建造和使用成本等方面都優于大戶型,碳排放量也明顯小于大戶型。
變!收納本領秀出來 靜下心來把雜亂無章的書房收拾一下吧。布藝和地毯統統都拿走,散落的雜志都收進柜子里去,開放式的書架里不要放太多的東西。只要記得簡單就好,簡約風會使你的房間在不知不覺中就變得涼爽愜意起來。

如果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軌道交通可比乘汽車減少17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開車出門購物的人,請有計劃購物,盡可能一次購足。
開車族如果能做到以下幾點,也可讓駕駛變得更為“綠色”。
避免冷車啟動、減少怠速時間、盡量避免突然加速、選擇合適擋位、避免低擋跑高速、用黏度最低的潤滑油、定期更換機油、高速駕駛時不要開窗、輪胎氣壓要適當。
購買低價格、低油耗、低污染,同時安全系數不斷提高的小排量車。多步行或騎自行車,乘坐輕軌或者地鐵。
不購買奢侈包裝,要選擇包裝簡單的消費品,避免更多消費紙張和塑料。

多用電子郵件、MSN、PPMEET等即時通訊工具,少用打印機和傳真機。在午餐休息時和下班后關閉電腦及顯示器,這樣做除省電外還可以將這些電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減少三分之一。
辦公室內種植一些凈化空氣的植物,如吊蘭、非洲菊、無花觀賞樺等主要可吸收甲醛,也能分解復印機、打印機排放出的苯,并能咽下尼古丁。我們每天都會收到商家發來的廣告宣傳品,大多數人對這些垃圾廣告的處理方式就是將它們丟進垃圾桶。要知道,為了節約成本,很少有商家會使用再生紙印制宣傳單。 每天都有那么多木材制成的紙張白白地被當成垃圾一樣扔掉,著實讓人心疼。

發展低碳旅游,培育低碳生活,中國此前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指出,倡導低碳旅游方式。支持賓館飯店、景區景點、鄉村旅游經營戶和其他旅游經營單位積極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廣泛運用節能節水減排技術等系列措施,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其中包括3個重點:
一是轉變現有旅游模式,倡導公共交通和混合動力汽車、電動車、自行車等低碳或無碳方式,同時也豐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項目。
二是扭轉奢華之風,強化方便、舒適的功能性,提升文化的品牌性。
三是加強旅游智能化發展,提高運行效率,同時及時全面引進節能減排技術,降低碳消耗,最終形成全產業鏈的循環經濟模式。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指以低碳經濟為發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為理念和行為特征、政府公務管理層以低碳社會為建設標本和藍圖的城市。
低碳城市目前已成為世界各地的共同追求,很多國際大都市以建設發展低碳城市為榮,關注和重視在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代價最小化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性的舒緩包容。
自2008年初,國家建設部與WWF(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中國大陸以上海和保定·中國電谷兩市為試點聯合推出“低碳城市”以后,“低碳城市”迅速“躥紅”,成為中國大陸城市自“花園城市”、“人文城市”、“魅力城市”、“最具競爭力城市”......之后的最熱目標,該目標將具有長期的特性。
國家發改委2010年8月10日發布《關于開展低碳省區和低碳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明確將在廣東、遼寧、湖北、陜西、云南五省和天津、重慶、深圳、廈門、杭州、南昌、貴陽、保定八市開展試點工作。通知要求試點地區培育壯大節能環保、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
廢油變肥皂在全國的一些大中城市,低碳一族正在慢慢形成。他們不差錢,但追求一種簡約的低碳生活方式。在廣州也有這樣一群人,和風就是其中一個。土生土長的她如今是一間公司的股東,她看起來熱情而開朗,對低碳生活有自己的理解:“發達的現代工業制造無數產品,但這些都是以消耗大量能源為前提的,對我來說,回歸最簡單而天然的生活方式,就是低碳生活。”
和風有一個獨特的“本領”:用廢油自制肥皂,全面代替日用化學洗滌劑。如今在她家中,從洗頭、洗臉、洗澡到家務,都是使用她自制的各種不同性能的手工皂。自制手工皂,和風動用家中各種各樣的“垃圾”。抽油煙機的廢油人們避之不及,她收集起來使之成為原料;皮蛋盒、月餅盒、餅干盒、礦泉水瓶子等,可以作為皂模……如今,她已儼然一個化學家,因應不同季節,研制不同的“配方”以制作手工皂。
吃素菜穿棉質衣服
和風和她的一些朋友現在奉行簡單生活的模式,滲入生活中方方面面。
在飲食上,他們以素食為主,這并不是由于宗教信仰,而是畜牧業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相比之下果蔬要少得多。他們少喝或基本不喝果汁等碳酸飲料,和風這樣解釋:“我們會更傾向于吃新鮮水果。把水果制作成果汁,撇開果汁含量不說,從果實到工廠處理、灌裝、運輸、銷售,事實上消耗了很多不必要的能源,制造了很多不必要的溫室氣體排放,容器還可能是不可降解,造成污染。”
在穿的方面,他們盡量少買衣服,如果買,多數人選擇穿棉質衣服,拒絕皮草和化纖衣服,他們希望通過日常生活中的每個細小習慣的改變來減少碳排放。而在用方面,和風買電器的一個原則是:如果一個星期沒有使用兩次以上的,堅決不買,盡量減少不必要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