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光憲(約895--968),字孟文,自號葆光子,唐代詩人,陵州貴平人(今四川仁壽縣向家鄉貴坪村人)。家世業農,至光憲,讀書好學。唐時為陵州判官。天成初(約926前后),避地江陵。武信王(高季興)奄有荊土,招致四方之士,用梁震薦,入掌書記。光憲事南平三世,皆處幕中,累官荊南節度副使、檢校秘書少監。后教高繼沖悉獻三州之地,宋太祖嘉其有功,授光憲黃州刺史。乾德末年卒。性嗜經籍,聚書凡數千卷。或手自鈔寫,孜孜校讎,老而不廢。所著有《北夢瑣言》。(見《十國春秋》卷一百二荊南三)詞存八十四首,風格與“花間”的浮艷、綺靡有所不同。劉毓盤輯入《唐五代宋遼金元名家詞集六十種》中,又有王國維緝《孫中丞詞》一卷。
其詞以情景交融、婉約纏綿見長。代表作有《浣溪沙》、《菩薩蠻 》、《虞美人》、《酒泉子》、《清平樂》、《更漏子 》、《上行杯》、《南歌子》、《應天長》等。其中《清平樂》寫一青春少女因為“連理分枝鸞失伴”而產生的春恨愁思,“掩鏡無語眉低,思隨芳草凄凄”,寫得極其哀婉,令人同情。有集五十馀卷。
其詞以情景交融、婉約纏綿見長。代表作有《浣溪沙》、《菩薩蠻 》、《虞美人》、《酒泉子》、《清平樂》、《更漏子 》、《上行杯》、《南歌子》、《應天長》等。其中《清平樂》寫一青春少女因為“連理分枝鸞失伴”而產生的春恨愁思,“掩鏡無語眉低,思隨芳草凄凄”,寫得極其哀婉,令人同情。有集五十馀卷。
上一篇: 蘇味道 | 下一篇: 沈與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