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襲父職登州衛指揮僉事。
* 1555年秋調往浙江抗倭,任寧紹臺參將,鎮守寧、紹、臺(今臨海)三府。戚繼光鑒于明軍紀律松弛,素質不良,戰斗力低下,至義烏招募農民和礦工3000余名,編組訓練成戚家軍,成為抗倭主力。(戚繼光)
* 嘉靖四十年(1561年),在臺州、仙居、桃渚等處大勝倭寇,九戰皆捷。次年奉調援閩,連破倭寇巢穴橫嶼、牛田、興化,閩境倭寇主力被消滅殆盡。因功升署都督僉事。
* 四十二年再援福建,破倭寇巢穴平海衛(今莆田東南),進官都督同知,升福建總兵。
* 此后轉戰閩粵沿海各地,終于解除東南沿海倭患。
* 隆慶二年(1568年),明廷特召戚繼光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總兵官以下悉受節制。16年間他整飭防務,加強戰備,修筑御敵臺,設立武學,訓練將士,編成一支車、騎、步三者皆備的精銳部隊,使防御鞏固,京師(今北京)安全。后被排擠,南調鎮守廣東。再后被誣陷奪職。
* 1588年1月5日卒于登州。
著作還有《蒞戎要略》、《武備新書》等。因其抗倭偉績,歷來被視為民族英雄。
* 1555年秋調往浙江抗倭,任寧紹臺參將,鎮守寧、紹、臺(今臨海)三府。戚繼光鑒于明軍紀律松弛,素質不良,戰斗力低下,至義烏招募農民和礦工3000余名,編組訓練成戚家軍,成為抗倭主力。(戚繼光)
* 嘉靖四十年(1561年),在臺州、仙居、桃渚等處大勝倭寇,九戰皆捷。次年奉調援閩,連破倭寇巢穴橫嶼、牛田、興化,閩境倭寇主力被消滅殆盡。因功升署都督僉事。
* 四十二年再援福建,破倭寇巢穴平海衛(今莆田東南),進官都督同知,升福建總兵。
* 此后轉戰閩粵沿海各地,終于解除東南沿海倭患。
* 隆慶二年(1568年),明廷特召戚繼光總理薊州、昌平、保定三鎮練兵事,總兵官以下悉受節制。16年間他整飭防務,加強戰備,修筑御敵臺,設立武學,訓練將士,編成一支車、騎、步三者皆備的精銳部隊,使防御鞏固,京師(今北京)安全。后被排擠,南調鎮守廣東。再后被誣陷奪職。
* 1588年1月5日卒于登州。
著作還有《蒞戎要略》、《武備新書》等。因其抗倭偉績,歷來被視為民族英雄。
上一篇: 彭孫遹 | 下一篇: 秋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