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游祠
陸游毗鄰罨畫池,為紀念曾任蜀州通判的愛國詩人陸游而建。占地面積約4畝,建筑面積900多平方米,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除陸游家鄉浙江紹興外,全國僅有的紀念陸游的專祠。
陸游曾兩次出任蜀州通判。在蜀州期間曾多次游覽州中山川名勝,寫下100多首寄懷蜀州的詩詞,抒發他一腔憂國憂民的赤子情懷。
整個陸游祠為仿清建筑,含大門、長廊、過廳、序館、兩廡、正殿等,主體陳設突出“梅”的主題。過廳以“梅馨千代”命名。序館為“香如故堂”,陳列陸游生平簡介,陸游遺像玉石碑、陸游手跡碑。堂后辟梅園,廣植陸游喜愛的梅花。正殿為“放翁堂”,塑陸游坐像。兩廡陳列陸游詩文各種版本及詩意畫。正殿之南新增了文物陳列廳,專供陳列崇州的歷史文物。
在城外的崇州境西北之隅的鳳棲山,有個與陸游祠遙相呼應的梅花寨,被稱為放翁遺香圣地。陸游任蜀州通判登臨古寺時曾從這崖上山。山道斷橋邊的梅花在黃昏風雨中寂寞開放而芳香不改的美景,為他后來寫《卜算子·詠梅》獲取了創作靈感。有專家考證,“驛外斷橋邊”意境的原型,就在今梅花寨旁,寨區梅花近千畝,花開時節,呈現“十里梅花香雪海,千樹萬枝浮暗香”之美景。
云門草堂
云門草堂是陸游早年故居,在云門廣福庵。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賜“壽圣院”額,為云門寺三在副寺之一。明嘉靖年間,清康熙年間,曾二度重建。現因年久失修,佛殿塌圯,僅剩斷墻殘壁和幾間舊屋。陸游之父陸宰曾隱居云門,陸游青少年時讀書處就在“云門草堂”,他32歲時赴任福建做主簿時曾作《留題云門草堂》詩作別。“云門草堂”遺址一旦開發,恢復舊觀,其意義不在成都“杜甫草堂”之下。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陸游
陸游毗鄰罨畫池,為紀念曾任蜀州通判的愛國詩人陸游而建。占地面積約4畝,建筑面積900多平方米,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除陸游家鄉浙江紹興外,全國僅有的紀念陸游的專祠。
陸游曾兩次出任蜀州通判。在蜀州期間曾多次游覽州中山川名勝,寫下100多首寄懷蜀州的詩詞,抒發他一腔憂國憂民的赤子情懷。
整個陸游祠為仿清建筑,含大門、長廊、過廳、序館、兩廡、正殿等,主體陳設突出“梅”的主題。過廳以“梅馨千代”命名。序館為“香如故堂”,陳列陸游生平簡介,陸游遺像玉石碑、陸游手跡碑。堂后辟梅園,廣植陸游喜愛的梅花。正殿為“放翁堂”,塑陸游坐像。兩廡陳列陸游詩文各種版本及詩意畫。正殿之南新增了文物陳列廳,專供陳列崇州的歷史文物。
在城外的崇州境西北之隅的鳳棲山,有個與陸游祠遙相呼應的梅花寨,被稱為放翁遺香圣地。陸游任蜀州通判登臨古寺時曾從這崖上山。山道斷橋邊的梅花在黃昏風雨中寂寞開放而芳香不改的美景,為他后來寫《卜算子·詠梅》獲取了創作靈感。有專家考證,“驛外斷橋邊”意境的原型,就在今梅花寨旁,寨區梅花近千畝,花開時節,呈現“十里梅花香雪海,千樹萬枝浮暗香”之美景。
云門草堂
云門草堂是陸游早年故居,在云門廣福庵。北宋熙寧三年(1070年)賜“壽圣院”額,為云門寺三在副寺之一。明嘉靖年間,清康熙年間,曾二度重建。現因年久失修,佛殿塌圯,僅剩斷墻殘壁和幾間舊屋。陸游之父陸宰曾隱居云門,陸游青少年時讀書處就在“云門草堂”,他32歲時赴任福建做主簿時曾作《留題云門草堂》詩作別。“云門草堂”遺址一旦開發,恢復舊觀,其意義不在成都“杜甫草堂”之下。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
陸游
上一篇: 孔稚珪 | 下一篇: 劉長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