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已集》文選 《魯迅傳略》, 《偽自由書》文選 《野草》 《朝花夕拾》《吶喊》,文集《且介亭雜文》《二心集》,雜文集 《阿Q正傳》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杰作 《白光》 《端午節》 《風波》《故鄉》 《孔乙己》,1918年5月發表首次用筆名“魯迅”的中國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后來又發表了《明天》《社戲》 《頭發的故事》 《兔和貓》 《一件小事》 《鴨的喜劇》《藥》 《彷徨》文集《祝?!?《兄弟》 《在酒樓上》 《傷逝》 《離婚》 《孤獨者》 《高老夫子》 《示眾》 《長明燈》《肥皂》 《幸福的家庭》 《墳》文集《題記》 《我之節烈觀》 《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娜拉走后怎樣》 《未有天才之前》 《論雷峰塔的倒掉》 《再論雷峰塔的倒掉》 《說胡須》 《論照相之類》 《看鏡有感》 《燈下漫筆》 《春末閑談》 《論“他媽的!”》 《雜憶》 《從胡須說到牙齒》 《寡婦主義》 《堅壁清野主義》 《論“費厄潑賴”應該緩行》 《寫在‘墳’后面》 《藤野先生》《父親的病》《華蓋集》《南腔北調集》《且介亭雜文二集》,反駁文《中國人真的失掉自信力了嗎》。
魯迅故居紹興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臺門西首。約建于十九世紀初葉。1881年9月25日魯迅就出生在這里的西次間,一直生活到1899年18歲去南京求學,以后回故鄉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新臺門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這里原有的正中大門是六扇黑漆竹門,改建后已不復存在。新臺門整座屋宇是江南特有的那種深宅大院,它是老臺門八世祖周熊占 ( 1731~1821)在清朝嘉慶年間購地興建的,同時建造的還有過橋臺門。 魯迅曾高祖一房移居新臺門,世系綿延,到了清光緒、宣統年間,整個周氏房族逐漸衰落。1918年,經族人共議將這群屋宇連同屋后的百草園賣給了東鄰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拆掉重建,但魯迅家居住的地方主要部分幸得保存。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多次撥款整修,已經恢復舊觀,原來的家具也多數找回,并按原樣陳列。魯迅故居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魯迅故居紹興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臺門西首。約建于十九世紀初葉。1881年9月25日魯迅就出生在這里的西次間,一直生活到1899年18歲去南京求學,以后回故鄉任教也基本上居住此地。新臺門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這里原有的正中大門是六扇黑漆竹門,改建后已不復存在。新臺門整座屋宇是江南特有的那種深宅大院,它是老臺門八世祖周熊占 ( 1731~1821)在清朝嘉慶年間購地興建的,同時建造的還有過橋臺門。 魯迅曾高祖一房移居新臺門,世系綿延,到了清光緒、宣統年間,整個周氏房族逐漸衰落。1918年,經族人共議將這群屋宇連同屋后的百草園賣給了東鄰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拆掉重建,但魯迅家居住的地方主要部分幸得保存。解放以后,人民政府多次撥款整修,已經恢復舊觀,原來的家具也多數找回,并按原樣陳列。魯迅故居現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上一篇: 盧梅坡 | 下一篇: 李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