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都護歌古詩賞析
【注釋】
①丁都護歌:一作“丁督護歌”。
②云陽:今江蘇丹陽。
③上征:指向上游行舟。征:出發。饒:多。
④吳牛:水牛唯生江淮,故謂吳牛。南土暑,牛畏熱,見月疑日,故見月則喘。
⑤盤石:磐石,大石也。
⑥江滸:江邊。
⑦芒碭:在這里石迭韻聯語。
⑧石芒碭:形容又多又大的石頭。
②云陽:今江蘇丹陽。
③上征:指向上游行舟。征:出發。饒:多。
④吳牛:水牛唯生江淮,故謂吳牛。南土暑,牛畏熱,見月疑日,故見月則喘。
⑤盤石:磐石,大石也。
⑥江滸:江邊。
⑦芒碭:在這里石迭韻聯語。
⑧石芒碭:形容又多又大的石頭。
【賞析】
李白反映勞動人民生活的詩作不如杜甫多,此詩寫纖夫之苦,卻是很突出的篇章。
《丁都護歌》是樂府舊題,屬《清商曲辭·吳聲歌曲》。據傳劉宋高祖(裕)的女婿徐逵之為魯軌所殺,府內直督護丁旿奉旨料理喪事,其后徐妻(劉裕之長女)向丁詢問殮送情況,每發問輒哀嘆一聲“丁都護”,至為凄切。后人依聲制曲,故定名如此。(見《宋書?樂志》)李白以此題寫悲苦時事,可謂“未成曲調先有情”了。
“云陽”(即今江蘇丹陽縣)秦以后為曲阿,天寶初改丹陽,屬江南道潤州,是長江下游商業繁榮區,有運河直達長江。故首二句說自云陽乘舟北上,兩岸商賈云集。把纖夫生活放在這商業網點稠密的背景上,與巨商富賈們的生活形成對照,造境便很典型。“吳牛”乃江淮間水牛,“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熱,見月疑是日,所以見月則喘。”(《世說新語?言語》劉孝標注)這里巧妙點出時令,說“吳牛喘月時”比直說盛夏酷暑具體形象,效果好得多。寫時與寫地,都不直截、呆板,而是配合寫境傳情,使下面“拖船一何苦”的嘆息語意沉痛。“拖船”與“上征”照應,可見是逆水行舟,特別吃力,纖夫的形象就突現紙上。讀者仿佛看見那襤褸的一群,挽著纖,喘著氣,面朝黃土背朝天,一步一顛地艱難地行進著……
氣候如此炎熱,勞動強度如此大,渴,自然成為纖夫們最強烈的感覺。然而生活條件如何呢?渴極也只能就河取水,可是“水濁不可飲”呵!僅言“水濁”似不足令人注意,于是詩人用最有說服力的形象語言來表現:“壺漿半成土”,這哪是人喝的水呢。只說“不可飲”,言下之意是不可飲而飲之,控訴的力量尤為含蓄。纖夫生活條件惡劣豈止一端,而作者獨取“水濁不可飲”的細節來表現,是因為這細節最具水上勞動生活的特征;不僅如此,水濁如泥漿,足見天熱水淺,又交待出“拖船一何苦”的另一重原因。
以下兩句寫纖夫的心境。但不是通過直接的心理描寫,而是通過他們的歌聲即拉船的號子來表現的。稱其為“都護歌”,不必指古辭,乃極言其聲凄切哀怨,故口唱心悲,淚下如雨,這也照應了題面。
以上八句就拖船之艱難、生活條件之惡劣、心境之哀傷一一寫來,似已盡致。不料末四句卻翻出更驚心的場面。“萬人系磐石”,“系”一作“鑿”,結合首句“云陽上征”的詩意看,概指采太湖石由運河北運。云陽地近太湖,而太湖石多孔穴,為建筑園林之材料,唐人已珍視。船夫為官吏役使,得把這些開采難盡的石頭運往上游。“磐石”大且多,即有“萬人”之力拖(“系”)之,亦斷難達于江邊(“江滸”)。此照應“拖船一何苦”句,極言行役之艱巨。“無由達”而竟須達之,更把纖夫之苦推向極端。為造成驚心動魄效果,作者更大書特書“磐石”之多之大,“石芒碭(廣大貌)”三字形象的表明:這是采之不盡、輸之難竭的,而纖夫之苦亦足以感傷千古矣。
全詩層層深入,處處以形象畫面代替敘寫。篇首“云陽”二字預作伏筆,結尾以“磐石芒碭”點明勞役性質,把詩情推向極致,有點睛的奇效。通篇無刻琢痕跡,由于所取形象集中典型,寫來自覺“落筆沉痛,含意深遠”,實為“李詩之近杜者”(《唐宋詩醇》)。
《丁都護歌》是樂府舊題,屬《清商曲辭·吳聲歌曲》。據傳劉宋高祖(裕)的女婿徐逵之為魯軌所殺,府內直督護丁旿奉旨料理喪事,其后徐妻(劉裕之長女)向丁詢問殮送情況,每發問輒哀嘆一聲“丁都護”,至為凄切。后人依聲制曲,故定名如此。(見《宋書?樂志》)李白以此題寫悲苦時事,可謂“未成曲調先有情”了。
“云陽”(即今江蘇丹陽縣)秦以后為曲阿,天寶初改丹陽,屬江南道潤州,是長江下游商業繁榮區,有運河直達長江。故首二句說自云陽乘舟北上,兩岸商賈云集。把纖夫生活放在這商業網點稠密的背景上,與巨商富賈們的生活形成對照,造境便很典型。“吳牛”乃江淮間水牛,“南土多暑而此牛畏熱,見月疑是日,所以見月則喘。”(《世說新語?言語》劉孝標注)這里巧妙點出時令,說“吳牛喘月時”比直說盛夏酷暑具體形象,效果好得多。寫時與寫地,都不直截、呆板,而是配合寫境傳情,使下面“拖船一何苦”的嘆息語意沉痛。“拖船”與“上征”照應,可見是逆水行舟,特別吃力,纖夫的形象就突現紙上。讀者仿佛看見那襤褸的一群,挽著纖,喘著氣,面朝黃土背朝天,一步一顛地艱難地行進著……
氣候如此炎熱,勞動強度如此大,渴,自然成為纖夫們最強烈的感覺。然而生活條件如何呢?渴極也只能就河取水,可是“水濁不可飲”呵!僅言“水濁”似不足令人注意,于是詩人用最有說服力的形象語言來表現:“壺漿半成土”,這哪是人喝的水呢。只說“不可飲”,言下之意是不可飲而飲之,控訴的力量尤為含蓄。纖夫生活條件惡劣豈止一端,而作者獨取“水濁不可飲”的細節來表現,是因為這細節最具水上勞動生活的特征;不僅如此,水濁如泥漿,足見天熱水淺,又交待出“拖船一何苦”的另一重原因。
以下兩句寫纖夫的心境。但不是通過直接的心理描寫,而是通過他們的歌聲即拉船的號子來表現的。稱其為“都護歌”,不必指古辭,乃極言其聲凄切哀怨,故口唱心悲,淚下如雨,這也照應了題面。
以上八句就拖船之艱難、生活條件之惡劣、心境之哀傷一一寫來,似已盡致。不料末四句卻翻出更驚心的場面。“萬人系磐石”,“系”一作“鑿”,結合首句“云陽上征”的詩意看,概指采太湖石由運河北運。云陽地近太湖,而太湖石多孔穴,為建筑園林之材料,唐人已珍視。船夫為官吏役使,得把這些開采難盡的石頭運往上游。“磐石”大且多,即有“萬人”之力拖(“系”)之,亦斷難達于江邊(“江滸”)。此照應“拖船一何苦”句,極言行役之艱巨。“無由達”而竟須達之,更把纖夫之苦推向極端。為造成驚心動魄效果,作者更大書特書“磐石”之多之大,“石芒碭(廣大貌)”三字形象的表明:這是采之不盡、輸之難竭的,而纖夫之苦亦足以感傷千古矣。
全詩層層深入,處處以形象畫面代替敘寫。篇首“云陽”二字預作伏筆,結尾以“磐石芒碭”點明勞役性質,把詩情推向極致,有點睛的奇效。通篇無刻琢痕跡,由于所取形象集中典型,寫來自覺“落筆沉痛,含意深遠”,實為“李詩之近杜者”(《唐宋詩醇》)。
網友關注
- 甲辰歲朝把筆
- 斬偶行
- 仲弟借書持要不謹護有損為之覆背葺還
- 厖蚓圖
- 夜泊法忍寺
- 送馬上嬌圖與秋壑監丞
- 送放生池碑
- 弟子規
- 初冬客中見小春海棠
- 憲使陳習庵先生除司業
- 上習庵陳先生
- 高渭南席上燭照牡丹
- 觀博陽山火
- 山行晚歸
- 必大弟赴新城簿
- 題墨蘭圖
- 題趙大年小影
- 贈術者
- 養鸂鶒
- 題黃巖夏氏曉山亭詩卷
- 辛巳除夕
- 折枝
- 曲澗
- 賣鏡
- 題照禪師道場
- 王翠巖寫竹求詩
- 題水仙
- 九里松馬上作
- 見與不見
- 早春牡丹
- 和帑院叔
- 古劍詞
- 問梅寄賈秋壑先生
- 重賦暨邑池亭
- 及書六考喜效白體
- 拜掃易齋先生墓
- 詩談
- 囧是……
- 經過
- 文宣公祠宇新成
- 買硯碑
- 食雪
- 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
- 種水芭蕉
- 九三月丹
- 贈筆工吳升
- 鴻禧觀次高橫槎韻
- 萬壽寺避暑讀書
- 夜飲歸戲作
- 客中思家
- 題吳門顏氏敬享亭石記
- 尤美亭
- 二禽方戲贈難弟·歸歸歸
- 天平方丈梅下見持要舊題
- 江灣僧舍水石芭蕉
- 康不領此詩又有許梅谷者仍求再賦長律
- 庚辰除夕
- 謝徐正十一兄惠牡丹顏帖
- 詠史贈王侍御
- 邑圃池上
- 五更
- 江樓遲客
- 何氏書堂
- 題高氏煙雨館
- 送朱支倉試刑法科
- 里中康節庵畫墨梅求詩因述本末以示之
- 登普滿塔
- 題玉川月蝕詩后
- 十日同憲僚登高
- 安吉州賦牡丹
- 與帥干駕閣宗叔
- 秋壑納室慶席諸友分韻
- 墻頭花
- 寄湯帳干
- 南林張園
- 游金精次韻
- 臨安客中
- 招石希孟朝飯
- 拜范文正公祠
- 為倉使吳荊溪先生壽
- 種石菖蒲
精品推薦
- 英吉沙縣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8/15℃
- 大豐市05月30日天氣: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9℃
- 海南州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1/8℃
- 絳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風,風力:<3級,氣溫:22/15℃
- 和政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5/13℃
- 阿克蘇區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6/13℃
- 莘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多云,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7/17℃
- 濱海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轉陰,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2/17℃
- 同心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30/15℃
- 治多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西南風,風力:3-4級,氣溫: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