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秦娥·婁山關古詩賞析
【注釋】
①咽(yè):在這里讀入聲。本義是聲音因梗塞而低沉,這里用來描寫在清晨寒風中聽來時斷時續的軍號聲。
②從頭越:重新跨越。
③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據作者說,是在戰爭中積累了多年的景物觀察,一到婁山關這種戰爭勝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產生了他自以為頗為成功的這兩句話。
④婁山關:又名太平關.遵義市北大婁山脈中段遵義.桐梓交界處,從四川入貴州的要道上的關口。海拔1440米,古稱天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⑤烈:猛烈,強勁。
⑥長空:遼闊的天空。
⑦碎:細碎。
⑧漫道:莫道。
⑨殘日:日落時殘存的晚霞。
⑩殘陽:夕陽。
②從頭越:重新跨越。
③蒼山如海,殘陽如血:據作者說,是在戰爭中積累了多年的景物觀察,一到婁山關這種戰爭勝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產生了他自以為頗為成功的這兩句話。
④婁山關:又名太平關.遵義市北大婁山脈中段遵義.桐梓交界處,從四川入貴州的要道上的關口。海拔1440米,古稱天險.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
⑤烈:猛烈,強勁。
⑥長空:遼闊的天空。
⑦碎:細碎。
⑧漫道:莫道。
⑨殘日:日落時殘存的晚霞。
⑩殘陽:夕陽。
【譯文】
西風正壯烈地吹送,大雁鳴霜、曉月當空。曉月當空,嗒嗒的馬蹄令人心碎,軍號聲聲沉郁低回。
群山起伏長路漫漫恰似黑鐵,如今讓我們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陽光華赤如血。
群山起伏長路漫漫恰似黑鐵,如今讓我們重振旗鼓向前。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陽光華赤如血。
【賞析】
毛澤東這首《憶秦娥·婁山關》是他所有詞作中絕對第一流的作品,寫景狀物、抒發胸臆,堪當精品。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詩人自己對這首詩的解釋(毛主席在1962年5月9日讀了郭沫若對這首詩的賞析后,將郭沫若的內容全部刪去,并以郭沫若的口氣在清樣的四邊空白處寫了一段對這首詩的注釋性文字):“我對于《婁山關》這首詞作過一番研究,初以為是寫一天的,后來又覺得不對,是在寫兩次的事,頭一闋一次,第二闋一次,我曾在廣州文藝座談會上發表了意見,主張后者(寫兩次的事),而否定前者(寫一天),可是我錯了。這是作者告訴我的。1935年1月黨的遵義會議以后,紅軍第一次打婁山關,勝利了,企圖經過川南,渡江北上,進入川西,直取成都,擊滅劉湘,在川西建立根據地。但是事與愿違,遇到了川軍的重重阻力。紅軍由婁山關一直向西,經過古藺古宋諸縣打到了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一個地方,叫做‘雞鳴三省’,突然遇到了云南軍隊的強大阻力,無法前進。中央政治局開了一個會,立即決定循原路反攻遵義,出敵不意打回馬槍,這是當年2月。在接近婁山關幾十華里的地點,清晨出發,還有月亮,午后二、三時到達婁山關,一戰攻克,消滅敵軍一個師,這時已近黃昏了。乘勝直追,夜戰遵義,又消滅敵軍一個師。此役共消滅敵軍兩個師,重占遵義。詞是后來追寫的,那天走了一百多華里,指揮作戰,哪有時間去哼詞呢?南方有好多個省,冬天無雪,或多年無雪,而只下霜,長空有雁,曉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貴川諸省,就是這樣。‘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兩句,據作者說,是在戰爭中積累了多年的景物觀察,一到婁山關這種戰爭勝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以為頗為成功的這兩句話。由此看來,我在廣州座談會上所說的一段話,竟是錯了。解詩之難,由此可見。”
這首詞慷慨悲烈、雄沉壯闊,從內到外描寫了紅軍“風蕭蕭兮易水寒”般的鐵血長征中征戰婁山關的這一節情景。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錯誤領導,黨中央和紅軍被迫撤離中央根據地,開始了漫長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此詩所寫的就是當年2月26日紅軍先銳重占婁山關后,毛主席及中央領導機關跟進途中經過婁山關時的情景。按前面所引毛主席所解釋的情況:“詞是后來追寫的,……”毛主席追憶了當時的風物及心情。
此詞上半闋,一開始三個字“西風烈”,悲聲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劃破寒空,直上云天。其中尤其這個“烈”字,讓人讀來不禁淚雨磅沱,猶如置身凜冽的西風之中聳然動容,平添悲壯。
接著第二句,凄婉悠長的景致出現了,音律前(第一句)急后(第二句)慢,在鮮明的對比中產生回腸蕩氣之感。長空浩大無涯,大雁哀涼清幽,“霜晨月”雖讀上去是三字一頓,但這個畫面可以剖成三個字組成的意境,一幅曉月寒霜圖,而在圖中美麗的大雁也為這美麗晨景感動得如歌如泣了。就在這霜、晨、月(有意分開,讓我們細細品一品這三個字本身的美)中,在肅殺的西風及大雁的凄聲中,在聲、色、音的交融中,人物出場了。
第四、五句,嗒嗒的馬蹄與嗚咽的軍號聲遠近唱和,起伏迭蕩,在山間回環向前。前面三行已層層鋪開了這樣一個悲烈的風景,就在這霜華滿地,殘月當空的風景中,紅軍的長征壯懷激烈猶如易水之寒。詩人僅用“馬蹄”“喇叭”代表紅軍,又用“碎”與“咽”形容心境,用字凝煉、準確、優美,情景相得益彰。整個上半闋一氣讀到此處不由得立馬想到稼軒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在斷鴻聲里,憂愁風雨中:“倩何人,換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稼軒這幾行千古絕唱在毛澤東的這首詩尤其上半闋得到了完美的應和,可堪英雄蒼涼之氣難分伯仲。
而且毛主席自己的話也說明當時這種一代英雄蒼涼之心境:“萬里長征,千回百折,順利少于困難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過了岷山,豁然開朗,轉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諸篇(指本篇以下《十六令三首》、《七律·長征》、《念奴嬌·昆侖》、《清平樂·六盤山》等七首詩),反映了這一種心情。”
下半闋上來起始二句,一破上片的凄厲悲壯,豪氣再升,一筆宕開,并不寫攻占婁山關激烈的戰斗,而是指明即便關山漫漫,長路艱險,但已定下從頭做起。因當時確立毛主席為最高軍事統帥的遵義會議已經于1月召開,在這次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結束了王明的錯誤路線,選舉了毛主席為政治局常委,并確立了他和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實際上確定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袖地位。正是在這樣的當口,詩人毛澤東在上半闋正視了紅軍的現實處境,但在下半闋激抒自己一腔英雄豪氣以及對獲勝的信心。所以這二句雖表面寫實,卻的確有象征意義,詩人感到即便過去遭過一些失敗,但可以“從頭越”。“從頭越”這三個字凝結了多少內心的奮發突破之情。“真如鐵”這個“鐵”字用得極妙,讓人有超現實之感。
最后二行讓人有一種仿佛親眼見到詩人佇立于婁山關之巔,遙望萬里祖國壯麗江山之英姿。他看見了如海的青山,如血的夕陽,畫卷之美正符合蒼涼沉雄的大寫意之境界,而這種大寫意之境界正是漢風眾美之中一類。李白《憶秦娥》有“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近人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曰:“寥寥八字,遂關千年登臨口。”而毛主席這最后二行博大蒼茫之氣與李白有同氣相呼應之感,同時毛主席這二行還更多一些英雄之氣與壯麗之氣。
另外,“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兩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極為廣泛。當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中遇到挫折或困難時,我們情不自禁或下意識地說出這兩句詩,以此來表達我們心中強烈的感受,以及我們將暗自下定決心,樹立必勝之決心,克服萬重困難,以致于最后獲得成功。它對于升華我們的精神起到了某種神奇般的效應,有某種神秘的符語般的力量。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詩人自己對這首詩的解釋(毛主席在1962年5月9日讀了郭沫若對這首詩的賞析后,將郭沫若的內容全部刪去,并以郭沫若的口氣在清樣的四邊空白處寫了一段對這首詩的注釋性文字):“我對于《婁山關》這首詞作過一番研究,初以為是寫一天的,后來又覺得不對,是在寫兩次的事,頭一闋一次,第二闋一次,我曾在廣州文藝座談會上發表了意見,主張后者(寫兩次的事),而否定前者(寫一天),可是我錯了。這是作者告訴我的。1935年1月黨的遵義會議以后,紅軍第一次打婁山關,勝利了,企圖經過川南,渡江北上,進入川西,直取成都,擊滅劉湘,在川西建立根據地。但是事與愿違,遇到了川軍的重重阻力。紅軍由婁山關一直向西,經過古藺古宋諸縣打到了川滇黔三省交界的一個地方,叫做‘雞鳴三省’,突然遇到了云南軍隊的強大阻力,無法前進。中央政治局開了一個會,立即決定循原路反攻遵義,出敵不意打回馬槍,這是當年2月。在接近婁山關幾十華里的地點,清晨出發,還有月亮,午后二、三時到達婁山關,一戰攻克,消滅敵軍一個師,這時已近黃昏了。乘勝直追,夜戰遵義,又消滅敵軍一個師。此役共消滅敵軍兩個師,重占遵義。詞是后來追寫的,那天走了一百多華里,指揮作戰,哪有時間去哼詞呢?南方有好多個省,冬天無雪,或多年無雪,而只下霜,長空有雁,曉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貴川諸省,就是這樣。‘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兩句,據作者說,是在戰爭中積累了多年的景物觀察,一到婁山關這種戰爭勝利和自然景物的突然遇合,就造成了作者以為頗為成功的這兩句話。由此看來,我在廣州座談會上所說的一段話,竟是錯了。解詩之難,由此可見。”
這首詞慷慨悲烈、雄沉壯闊,從內到外描寫了紅軍“風蕭蕭兮易水寒”般的鐵血長征中征戰婁山關的這一節情景。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傾機會主義路線的錯誤領導,黨中央和紅軍被迫撤離中央根據地,開始了漫長的二萬五千里長征。此詩所寫的就是當年2月26日紅軍先銳重占婁山關后,毛主席及中央領導機關跟進途中經過婁山關時的情景。按前面所引毛主席所解釋的情況:“詞是后來追寫的,……”毛主席追憶了當時的風物及心情。
此詞上半闋,一開始三個字“西風烈”,悲聲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劃破寒空,直上云天。其中尤其這個“烈”字,讓人讀來不禁淚雨磅沱,猶如置身凜冽的西風之中聳然動容,平添悲壯。
接著第二句,凄婉悠長的景致出現了,音律前(第一句)急后(第二句)慢,在鮮明的對比中產生回腸蕩氣之感。長空浩大無涯,大雁哀涼清幽,“霜晨月”雖讀上去是三字一頓,但這個畫面可以剖成三個字組成的意境,一幅曉月寒霜圖,而在圖中美麗的大雁也為這美麗晨景感動得如歌如泣了。就在這霜、晨、月(有意分開,讓我們細細品一品這三個字本身的美)中,在肅殺的西風及大雁的凄聲中,在聲、色、音的交融中,人物出場了。
第四、五句,嗒嗒的馬蹄與嗚咽的軍號聲遠近唱和,起伏迭蕩,在山間回環向前。前面三行已層層鋪開了這樣一個悲烈的風景,就在這霜華滿地,殘月當空的風景中,紅軍的長征壯懷激烈猶如易水之寒。詩人僅用“馬蹄”“喇叭”代表紅軍,又用“碎”與“咽”形容心境,用字凝煉、準確、優美,情景相得益彰。整個上半闋一氣讀到此處不由得立馬想到稼軒的《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在斷鴻聲里,憂愁風雨中:“倩何人,換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稼軒這幾行千古絕唱在毛澤東的這首詩尤其上半闋得到了完美的應和,可堪英雄蒼涼之氣難分伯仲。
而且毛主席自己的話也說明當時這種一代英雄蒼涼之心境:“萬里長征,千回百折,順利少于困難不知多少倍,心情是沉郁的。過了岷山,豁然開朗,轉化到了反面,柳暗花明又一村了。以下諸篇(指本篇以下《十六令三首》、《七律·長征》、《念奴嬌·昆侖》、《清平樂·六盤山》等七首詩),反映了這一種心情。”
下半闋上來起始二句,一破上片的凄厲悲壯,豪氣再升,一筆宕開,并不寫攻占婁山關激烈的戰斗,而是指明即便關山漫漫,長路艱險,但已定下從頭做起。因當時確立毛主席為最高軍事統帥的遵義會議已經于1月召開,在這次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結束了王明的錯誤路線,選舉了毛主席為政治局常委,并確立了他和周恩來、王稼祥組成的三人軍事指揮小組,實際上確定了毛澤東在黨和紅軍中的領袖地位。正是在這樣的當口,詩人毛澤東在上半闋正視了紅軍的現實處境,但在下半闋激抒自己一腔英雄豪氣以及對獲勝的信心。所以這二句雖表面寫實,卻的確有象征意義,詩人感到即便過去遭過一些失敗,但可以“從頭越”。“從頭越”這三個字凝結了多少內心的奮發突破之情。“真如鐵”這個“鐵”字用得極妙,讓人有超現實之感。
最后二行讓人有一種仿佛親眼見到詩人佇立于婁山關之巔,遙望萬里祖國壯麗江山之英姿。他看見了如海的青山,如血的夕陽,畫卷之美正符合蒼涼沉雄的大寫意之境界,而這種大寫意之境界正是漢風眾美之中一類。李白《憶秦娥》有“西風殘照,漢家陵闕。”近人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評曰:“寥寥八字,遂關千年登臨口。”而毛主席這最后二行博大蒼茫之氣與李白有同氣相呼應之感,同時毛主席這二行還更多一些英雄之氣與壯麗之氣。
另外,“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這兩句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極為廣泛。當我們在生活與工作中遇到挫折或困難時,我們情不自禁或下意識地說出這兩句詩,以此來表達我們心中強烈的感受,以及我們將暗自下定決心,樹立必勝之決心,克服萬重困難,以致于最后獲得成功。它對于升華我們的精神起到了某種神奇般的效應,有某種神秘的符語般的力量。
網友關注
- 養鸂鶒
- 觀博陽山火
- 九里松馬上作
- 王翠巖寫竹求詩
- 寄湯帳干
- 拜掃易齋先生墓
- 題吳門顏氏敬享亭石記
- 及書六考喜效白體
- 斬偶行
- 重賦暨邑池亭
- 登普滿塔
- 囧是……
- 早春牡丹
- 上習庵陳先生
- 厖蚓圖
- 墻頭花
- 讀元勇雪溪先生墓銘
- 與帥干駕閣宗叔
- 招石希孟朝飯
- 古劍詞
- 天平方丈梅下見持要舊題
- 秋壑納室慶席諸友分韻
- 南林張園
- 甲辰歲朝把筆
- 題水仙
- 種石菖蒲
- 夜飲歸戲作
- 送放生池碑
- 游金精次韻
- 題照禪師道場
- 賣鏡
- 安吉州賦牡丹
- 仲弟借書持要不謹護有損為之覆背葺還
- 高渭南席上燭照牡丹
- 詠史贈王侍御
- 送馬上嬌圖與秋壑監丞
- 江灣僧舍水石芭蕉
- 曲澗
- 臨安客中
- 江樓遲客
- 五更
- 憲使陳習庵先生除司業
- 必大弟赴新城簿
- 里中康節庵畫墨梅求詩因述本末以示之
- 題玉川月蝕詩后
- 二禽方戲贈難弟·歸歸歸
- 十日同憲僚登高
- 初冬客中見小春海棠
- 夜泊法忍寺
- 題趙大年小影
- 邑圃池上
- 鴻禧觀次高橫槎韻
- 辛巳除夕
- 題高氏煙雨館
- 弟子規
- 詩談
- 見與不見
- 拜范文正公祠
- 萬壽寺避暑讀書
- 為倉使吳荊溪先生壽
- 題黃巖夏氏曉山亭詩卷
- 客中思家
- 文宣公祠宇新成
- 食雪
- 尤美亭
- 庚辰除夕
- 折枝
- 問梅寄賈秋壑先生
- 買硯碑
- 和帑院叔
- 種水芭蕉
- 謝徐正十一兄惠牡丹顏帖
- 九三月丹
- 題墨蘭圖
- 康不領此詩又有許梅谷者仍求再賦長律
- 何氏書堂
- 贈術者
- 贈筆工吳升
- 經過
- 山行晚歸
- 送朱支倉試刑法科
精品推薦
- 南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雷陣雨,風向:西南風,風力:4-5級轉5-6級,氣溫:31/26℃
- 共和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中雨,風向:東南風,風力:<3級,氣溫:21/8℃
- 芮城縣05月30日天氣:晴轉多云,風向:西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6℃
- 同德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風向:東風,風力:<3級,氣溫:22/7℃
- 庫車縣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24/10℃
- 吉木乃縣05月30日天氣:小雨轉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14/6℃
- 原州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4/11℃
- 正寧縣05月30日天氣:多云,風向:東北風,風力:<3級,氣溫:23/15℃
- 惠農區05月30日天氣:晴轉小雨,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轉3-4級,氣溫:29/16℃
- 塔城地區05月30日天氣:晴,風向:無持續風向,風力:<3級,氣溫: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