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龢 hé?
〈形〉
(1) (通作“和”)
(2) 和諧;協(xié)調(diào) [harmonious;coordinated]
龢,調(diào)也。讀與和同。——《說文》。段玉裁注:“經(jīng)傳多借和為龢。”
正六律,龢五聲,雜八音,養(yǎng)耳之道也。——《呂氏春秋》
(3) 和睦 [harmonious concordant amiable]
其終也,廣厚其心,以固龢之。——《國語》
漢語字典
[①][hé]
同“和1”。
(1)和順;平和。
(2)和諧;協(xié)調(diào)。
(3)和睦。
(4)調(diào)和;調(diào)治;調(diào)適。
(5)古代謂陰陽會合的沖和之氣。
(6)喜悅。參見“龢會”。
(7)溫和;氣候溫暖。
(8)地名。春秋晉邑。
[②][hè]
同“和2”。
以聲相應(yīng);跟著唱或跟著唱腔伴奏。
音韻參考
[廣 韻]:戸戈切,下平8戈,huó,果合一平戈匣
[粵 語]:wo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下】【龠字部】 龢; 康熙筆畫:22; 頁碼:頁1538第29【唐韻】戸戈切【集韻】【韻會】胡戈切。??同和。【說文】調(diào)也。【廣韻】諧也,合也。【左傳·襄十一年】如樂之龢。【前漢·敘傳】欥中龢爲(wèi)庶幾兮,顏與冉又不再。【註】龢,古和字。 又晉邑名。【晉語】范宣子與龢大夫爭田。 又殿名。【張衡·東京賦】前殿靈臺,龢驩安福。【註】龢驩,殿名。 又鍾名。【六一題跋古器銘】寶龢,鍾也。 又人名。庾龢。見【晉書】。
考證:〔【晉語】范宣子與龡大夫爭田。〕 謹(jǐn)照原文龡大夫改龢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