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鮞
(鮞)
ér ?ㄦˊ
◎ 魚苗;小魚。
◎ 古書上說(shuō)的一種魚。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鮞
鮞 ér?
〈名〉
(1) 魚苗,小魚 [fry;roe]
鮞,魚子也。——《說(shuō)文》
魚禁鯤鮞。——《國(guó)語(yǔ)·魯語(yǔ)》
(2) 又如:鯤鮞(鯤,魚子;鮞,未成魚)
漢語(yǔ)字典
[①][ér]
[《廣韻》如之切,平之,日。]
[《廣韻》如六切,入屋,日。]
“鮞1”的繁體字。亦作“鱬2”。
(1)魚苗,小魚。
(2)魚名。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上平四支
[粵 語(yǔ)]:ji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中】【魚字部】 鮞; 康熙筆畫:17; 頁(yè)碼:頁(yè)1480第51【唐韻】如之切【集韻】【韻會(huì)】人之切,??音而。【說(shuō)文】魚子也。【魯語(yǔ)】魚禁鯤鮞。【註】鯤,魚子。鮞,未成魚也。又【呂氏春秋】魚之美者,洞庭之??,東海之鮞。【註】??鮞,魚名。又【廣韻】如六切,音肉。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