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髖
(髖)
kuān ?ㄎㄨㄢˉ
◎ 〔髖骨〕組成盆骨的大骨,左右各一,是由髂骨、坐骨、恥骨合成的。通稱“胯骨”。
◎ (髖)
英文翻譯
◎ 髖
coxa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髖
髖 kuān?
〈名〉
(1) 臀部 [hip]
髖,髀上也。從骨,寬聲。字亦作髖。——《說文》
髖,尻也。——《廣雅》
至于髖髀之所。——《漢書·賈誼傳》
(相馬之法)淺髖薄髀,五駑。——《齊民要術(shù)》
(2) 髖骨,通稱胯骨 [hip bone]。如:髖髀(胯骨與股骨)
漢語字典
[①][kuān]
[《廣韻》苦官切,平桓,溪。]
[《廣韻》苦昆切,平魂,溪。]
“髖1”的繁體字。
(1)臀部。
(2)髖骨。組成骨盆的大骨,左右各一,形狀不規(guī)則,由髂骨、坐骨、恥骨合成。通稱胯骨。
音韻參考
[粵 語]:fun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亥集上】【骨字部】 髖; 康熙筆畫:25; 頁碼:頁1450第32【唐韻】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官切,??音寬。與臗同。【說文】??上。【博雅】髖,?也。【釋名】髖,緩也。其腋皮厚而緩也。【廣韻】兩股閒也。【前漢·賈誼傳】屠牛垣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剝割皆衆(zhòng)理解也,至于髖??之所,非斤則斧。 又【廣韻】苦昆切【集韻】枯昆切,??音坤。體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