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资源站www国产在线资源,国产偷窥熟妇高潮呻吟,潮湿的心动漫在线观看免费未删减,欧美日韩国产成人精品

查字典logo
您的位置: 查字典 > 漢語字典 > 鞞的意思

bǐng
  • 拼音: bǐng
  • 注音: ㄅㄧㄥˇ
  • 部首筆劃:9
  • 總筆劃:17
  • 繁體字:
  •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 簡體部首:
  • 造字法:形聲
  • 筆順:橫豎豎橫豎折橫橫豎撇豎折橫橫撇橫豎

鞞的筆畫順序

基本解釋


bǐng ? ㄅㄧㄥˇ
◎ 刀劍柄上或鞘上近口處的裝飾(一說刀劍鞘):“維玉及瑤,鞞琫容刀。”

bì ? ㄅㄧˋ
◎ 古同“”,古代朝覲或祭祀時遮蔽在衣裳前面的一種服飾。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bǐng?
〈名〉
(1) 刀鞘 [sheath of a knife]
請令以魚皮之鞞為獻。——《逸周書·王會》
(2) 又如:鞞琫(刀鞘上的裝飾物);鞞芾(刀鞘和蔽膝)

漢語字典

[①][bǐng]
[《廣韻》補鼎切,上迥,幫。]
[《廣韻》并弭切,上紙,幫。]
亦作“2”。
刀劍鞘。《逸周書·王會》:“請令以魚皮之鞞……鮫瞂利劒爲獻。”孔晁注:“鞞,刀削。”晉葛洪《抱樸子·博喻》:“斷長劍以赴短鞞,割尺璧以納促匣也。”一說指刀鞘上的裝飾物。參見“鞞琫”。
[②][bì]
同“1”。
古代朝覲或祭祀時遮蔽在衣裳前的一種服飾。
[③][pí]
[《廣韻》部迷切,平齊,並。]
(1)同“”。
(2)見“3藍風”。
[④][bēi]
[《廣韻》府移切,平支,幫。]
古地名用字。漢置牛鞞縣,故城在今四川省簡陽縣東部。

音韻參考

[廣 韻]:府移切,上平5支,bī,止開三平支A幫
[平水韻]:上聲四紙
[粵 語]:bei2bing2pei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中】【革字部】 鞞;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1388第44
【唐韻】幷頂切【集韻】【韻會】補鼎切,??音??。【說文】刀室也。【玉篇】劒削也。【詩·小雅】鞞琫有珌。【傳】鞞,容刀鞘也。【疏】古之言鞞,猶今之言鞘。又【大雅】鞞琫容刀。【傳】下曰鞞,上曰琫。 又【廣韻】幷弭切【集韻】【韻會】補弭切【正韻】補委切,??音俾。義同。【揚子·方言】劒削,自關而西謂之鞞。【註】鞞,方婢反。 又【廣韻】府移切,音??。牛鞞,縣名,在蜀。【前漢·地理志】犍爲郡牛鞞縣。【註】孟康曰:鞞音髀。師古曰:必爾反。 又【集韻】蒲糜切,音皮。本作郫。詳邑部郫字註。 又【廣韻】部迷切【集韻】【韻會】騈迷切,??音椑。【詩·周頌·應田縣鼓傳】應,鞞鼓也。【禮·月令】命樂師修鞀鞞鼓。【疏】釋名,鞞,助也。裨助鼓節。【廣韻】本作鼙。【集韻】或作??。

字源字形

字源演變:

金文小篆 楷體

字形對比:

中國大陸宋體臺灣細明體香港明體日本明朝體韓國明朝體舊字形

鞞的意思、基本信息

  • 五筆86:AFRF
  • 五筆98:AFRF
  • 五行:水
  • UniCode:U+979E
  • 四角號碼:46540
  • 倉頡:TJHHJ
  • GBK編碼:ED40
  • 規范漢字編號:

最新歇后語

帶鞞的成語

更多>>

最新成語故事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