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陭
qí ? ㄑㄧˊ
◎ 古同“崎嶇”,山路彎曲不平。
漢語(yǔ)字典
[①][yī]
[《廣韻》於離切,平支,影。]
[《廣韻》於義切,去寘,影。]
亦作“崎4”。
(1)偏于一邊,不正。
(2)通“崎”。參見(jiàn)“陭”。
音韻參考
[廣 韻]:於離切,上平5支,yī,止開(kāi)三平支B影
[粵 語(yǔ)]:ji2kei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中】【阜字部】 陭; 康熙筆畫(huà):16; 頁(yè)碼:頁(yè)1353第01【唐韻】於離切【集韻】於宜切,??音漪?!菊f(shuō)文】上黨陭氏阪也?!厩皾h·地理志】上黨郡陭氏縣?!∮峙c崎同。【史記·司馬相如傳】陭?而不安。 又【集韻】於希切,音衣。義同?!∮帧炯崱侩[綺切,音倚。隑也?!∮帧緩V韻】【集韻】??於義切,音輢?!緩V韻】陭氏縣。 又【集韻】奇寄切,音騎。義同?! 炯崱炕蜃髌閼颉Mㄗ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