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闊
kuò ? ㄎㄨㄛˋ
◎ 見(jiàn)“闊”。
漢語(yǔ)字典
[①][kuò]
[《廣韻》苦括切,入末,溪。]
亦作“濶1”。“闊1”的繁體字。
(1)疏遠(yuǎn);背離。
(2)迂闊;不切實(shí)際。
(3)隔絕;斷絕。
(4)闊別;久別。
(5)稀少;缺乏。
(6)寬廣;闊大。
(7)寬緩;寬簡(jiǎn)。
(8)形容胸襟開闊,才思廣博。
(9)豪奢,榮顯。
(10)長(zhǎng)度。
(11)借指圓徑長(zhǎng)度。
音韻參考
[上古音]:月部溪母,khuat
[廣 韻]:苦栝切,入13末,kuo,山合一入桓溪
[平水韻]:入聲七易
[粵 語(yǔ)]:fut3
[閩南語(yǔ)]:khoah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戌集上】【門字部】 闊; 康熙筆畫:17; 頁(yè)碼:頁(yè)1338第30【廣韻】【正韻】苦括切【集韻】【韻會(huì)】苦活切,??音適。【說(shuō)文】疏也。一曰遠(yuǎn)也。【爾雅·釋詁】闊,遠(yuǎn)也。 又【廣韻】廣也。 又【韻會(huì)】闊,勤苦也。【詩(shī)·邶風(fēng)】死生契闊。【傳】契闊,勤苦也。 又寬也。【前漢·王莽傳】闊其租賦。【註】闊,寬也。 又乖闊。【詩(shī)·邶風(fēng)】于嗟闊兮。【疏】于嗟乎此軍伍之人,今日與我乖闊兮。 又??闊。【後漢·馬融傳】及漢祖杖劒,武夫勃興。憲令寬賒,文禮??闊。 又迂闊。【後漢·律歷志】至元封中,迂闊不審。 又【正韻】凡久不相見(jiàn)曰閒闊。【後漢·諸葛豐傳】閒何闊。 又【集韻】苦滑切,音?。義同。 又【韻補(bǔ)】葉音缺。【成公綏·天地賦】豈斯事之有徵,將言者之虛設(shè)。何隂陽(yáng)之難測(cè),偉二儀之奓闊。
考證:〔【詩(shī)·衞風(fēng)】死生契闊。〕 謹(jǐn)照原書衞風(fēng)改邶風(fēng)。〔【詩(shī)·衞風(fēng)】于嗟闊兮〕 謹(jǐn)照原書衞風(fēng)改邶風(fē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