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踏
tà ? ㄊㄚˋ
◎ 用腳踩:踏步。踏板。踏青(春天到郊外散步。亦稱“踏春”)。踏雪。踏月。踐踏。糟踏。腳踏實(shí)地。
◎ 親自到現(xiàn)場(chǎng)去:踏看。踏勘。踏查。踏訪。
英文翻譯
◎ 踏
hoof step tread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踏 tā
〈動(dòng)〉
(1) 落下 [fall]。如:蹋頓(跌倒);蹋衍(指斜平的下坡路)
(2) 下垂 [hang]。如:蹋翼(耷拉著翅膀。頹喪無(wú)所作為的樣子)
(3) 另見(jiàn) tà?
詞性變化
◎ 踏 tà?
〈名〉
(1) 腳凳,擱腳的矮幾 [footstool]。如:踏床(置于床前擱腳的小凳,用來(lái)防潮寒之氣侵入腳底);踏床板(踏床);踏墊(門(mén)口除鞋塵的墊子);踏凳(踏腳凳)
(2) 鞋 [shoes]
朔音悲嘒管,瑤踏動(dòng)芳?jí)m。——溫庭筠《觀舞妓》
(3) 另見(jiàn) tā
漢語(yǔ)字典
[①][tà]
[《廣韻》他合切,入合,透。]
亦作“蹋1”。亦作“蹹1”。亦作“躢1”。
(1)踩;踐踏。
(2)歌舞時(shí)以腳踏地為節(jié)拍。
(3)趿拉;穿著(鞋)。
(4)邁步;跨。
(5)引申為達(dá)到。
(6)游賞。
(7)跟隨。
(8)引申為遵循。
(9)實(shí)地查勘;察看。
(10)踢。
(11)拖。
(12)貼緊;緊靠。參見(jiàn)“踏水”、“踏壁”。
(13)借指踩踏用的器物如地毯、鞋、靴、腳凳(擱腳用的矮幾)等。
(14)象聲詞。走路聲。
(15)通“”。參見(jiàn)“踏飧”。
[②][tā]
見(jiàn)“踏2心”、“踏2實(shí)”。
音韻參考
[廣 韻]:他合切,入27合,ta,咸開(kāi)一入覃透
[平水韻]:入聲十五合
[粵 語(yǔ)]:daap6
[閩南語(yǔ)]:tah8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中】【足字部】 踏; 康熙筆畫(huà):15; 頁(yè)碼:頁(yè)1227第11【廣韻】他合切【集韻】託合切,??音塔。【玉篇】足著地也。 又【集韻】【韻會(huì)】【正韻】??達(dá)合切,音沓。踐也。【說(shuō)文】本作蹋。今文作踏。或作蹹。【郭茂倩·樂(lè)府】有踏歌詞、踏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