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調
(調)
tiáo ?ㄊㄧㄠˊ
◎ 搭配均勻,配合適當:調和。調諧。風調雨順。飲食失調。
◎ 使搭配均勻,使協調:調配。調味。
◎ 調停使和解(調解雙方關系):調停。調處。
◎ 調劑:以臨萬貨,以調盈虛。
◎ 調理使康復:調養。調攝。
◎ 調教;訓練:有膂力,善調鷹隼。
◎ 挑逗;戲弄:調笑。調情。調戲。酒后相調。
● 調
(調)
zhōu ?ㄓㄡ
◎ 朝,早晨:《廣韻·平尤》:“調,朝也?!?/p>
英文翻譯
◎ 調
melody mix move suit well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調
調 diào?
〈動〉
(1) (形聲。從言,周聲。( tiáo?)本義:聲音調和;協調)
(2) 選拔或提拔官吏 [select or promote]
調故吏?!?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昭帝紀》。注:“謂發選也?!?br>
調關東輕車銳卒?!?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宣帝紀》
十年不得調,亡所知名。——《漢書》
婿竟不調?!鳌?崔銑《記王忠肅公翱三事》
(3) 又如:調頭(換地方;自主的妓女遷居);調職(公務員調換服務單位)
(4) 征用,提取,征發 [allocate;take over for use;requisition]
特選橫調。——《后漢書·左雄傳》。注:“征也?!?br>
(5) 又如:調發(征發);調練(征調操練);調取(發命令取人)
(6) 調動 [shift;transfer]
我是個調虎離山計,哄你去來征戰?!?a href="/r_ci_9db64a7a1f63a775102be1d7713f57f1/" target="_blank">西游記》
(7) 又如:調人;調干部;調遣;調陣子(調陣。舞臺上演員扮兵將調兵布陣的樣子);調補(調動填補官職空缺);調派(分派);調撥(調遣分派);調三惑四(挑撥離間)
(8) 轉動 [turn;revolve]。如:調眼色(眉目傳情,用目光示意)
(9) 計算;調查 [calculate]
調立城邑?!?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晁錯傳》
要害之處,通川之道,調立城邑,毋下千家。——《漢書》
(10) 耍弄。通“掉”[show off]。如:調嘴(賣弄口舌。即耍嘴皮子);調慌(撒謊);調囂虛(弄虛頭,作假);調罨子(耍弄花招);調嘴弄舌(耍嘴,賣弄口舌)
(11) 同“掉” [turn round]
楊志調過樸刀便打?!?a href="/r_ci_960b529f6102b0f51ad25cb57982e014/" target="_blank">水滸傳》
詞性變化
◎ 調
調 diào?
〈名〉
(1) 腔調,一個地區的本地人或居民的典型的言語習慣 [accent]。如:他帶山東調;調類(一種語言或方言的聲調分類);調符(用來分別字音聲調的符號)
(2) 構成句子或詞組語調成分的某種特有的音調或音調變化 [tone]。如:高調
(3) 曲調,單個音符或樂音的節奏上的編列,音樂的旋律 [melody]。如:二黃調;四平調;調性(音樂名詞);調門(中國傳統劇曲的歌唱者對于音調高低的音樂名詞)
(4) 調式,音樂上高低長短配合、和諧好聽的一組音 [mode]。如:大調
(5) 格調,人的才氣風格 [style]。
誰愛風流高格調?!啤?秦韜玉《貧女》
(6) 又如:才調;雅調
(7) 意見、主張的基本傾向[main trend of the propositions]。如:論調;唱高調
(8) 另見 tiáo;zhōu
基本詞義
◎ 調
調 tiáo?
〈形〉
(1) (形聲。從言,周聲。本義:和諧;協調) 同本義 [be in harmonious proportion;suit well]
調,和也。——《說文》
合得周密謂之調?!?a href="#">賈子道術》
調和樂也?!?a href="/r_ci_d2585b620ce6a400601192e1b05b0608/" target="_blank">荀子·臣道》
弓矢既調。——《詩·小雅·車攻》
調悅者,情之道也?!?a href="#">大戴禮記·子張問入官》
調而應之?!?a href="/r_ci_847fe2bf7887c9d0a0be8ba8f6e21d9f/" target="_blank">莊子·知北游》
帝善其調達,乃敕一御妓奏笛?!?a href="#">晉書·桓伊傳》
若水旱不調,寧燥不濕。——賈思勰《齊民要術》
(2) 又如:調元(調和大化陰陽的元氣);調序(調和);調琴(調和琴弦,彈琴);調暢(調和通暢);調適(調和順適);調調(風吹物搖動的樣子);調變(調和,調理)
漢語字典
[①][tiáo]
[《廣韻》徒聊切,平蕭,定。]
“稠2”的被通假字。“調1”的繁體字。
(1)協調;使協調。
(2)適合,符合。
(3)調和;調配。
(4)調停使和解。參見“調停”、“調處”。
(5)調試;調弄;演奏。
(6)調劑。
(7)調理,調養。
(8)治理。
(9)馴養,訓練。
(10)馴順。
(11)戲弄;嘲笑。
(12)挑逗;逗引。
(13)挑撥,挑唆。參見“調脣”、“調唆”。
(14)欺騙。參見“調欺”。
(15)拋擲,扔。
(16)見“調調”。
[②][diào]
[《廣韻》徒弔切,去嘯,定。]
“調2”的繁體字。
(1)戲曲和歌曲的樂律;調子。
(2)指詩的韻律、氣韻。
(3)指人的志向,志趣。
(4)才情,才調。
(5)說話、讀書等的腔調。
(6)指語音上的聲調。
(7)指言辭。
(8)選調;遷轉;更動(工作、位置)。
(9)征調,征發。
(10)轉動。
(11)調換。
(12)用同“掉”。擺弄。
(13)掉,落。
(14)準備,置辦。
(15)計算。
(16)古代賦稅的一種。漢末、魏晉有戶調,唐代有租、庸、調。
[②][zhōu]
[《廣韻》張流切,平尤,知。]
“調3”的繁體字。
朝,早晨。
音韻參考
[上古音]:幽部定母,dyu
[平水韻]:下平二蕭·去聲十八嘯
[粵 語]:diu6tiu4
[閩南語]:tiau1,tiau7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上】【言字部】 調;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1188第18【唐韻】徒遼切【集韻】【韻會】【正韻】田聊切,??音迢?!菊f文】和也?!居衿亢秃弦??!驹姟ば⊙拧抗笖{?!径Y·月令】仲夏調竽笙竾簧?!∮帧卷崟咳喾??!臼酚洝で乇炯o】大費佐舜調馴鳥獸?!∮帧菊滞ā砍靶σ?。【世說】王丞相每調之。 又【廣雅】欺也,啁也,譀也,出買也。 又【莊子·齊物論】而獨不見之調調之刁刁乎。【註】樹上枝葉搖動之形。 又官名?!局芏Y·地官】調人掌司萬民之難而諧和之?!∮中铡!緩V韻】周禮有調人,其後氏焉?!∮帧緩V韻】【集韻】【韻會】??張流切,音輈。朝也?!驹姟ぶ苣稀课匆娋?,惄如調飢?!久珎鳌空{,朝也。又作輈。 又【廣韻】【集韻】【韻會】??徒弔切,迢去聲。【玉篇】選調也?!臼酚洝で厥蓟始o】下調郡縣,轉輸菽粟芻藁?!驹]】下令調斂也?!厩皾h·食貨志】馬數萬匹,卒掌者不足,乃調旁近縣?!編煿旁]】謂選發之也。又【張釋之傳】十年不得調?!編煿旁]】選也。又【袁盎傳】盎以數直諫,不得久居中,調爲隴西都尉。【師古註】遷也?!∮帧居衿慷纫病!驹鲰崱克阋??!厩皾h·鼂錯傳】調立城邑毋下千家。【師古註】謂算度之也。 又【玉篇】求也。 又【類篇】賦也?!菊滞ā棵褓x曰調,晉平吳制戸調。見《晉書》。又唐賦,人之制有四,二曰調。見《舊唐書》?!∮帧緩V韻】韻調也?!驹鲰崱恳粽{,樂律也。才調,韻致也?!∮帧卷崟吭娨病!∮秩~從紅切,音同。【屈原·離騷】勉升降以上下兮,求矩矱之所同。湯禹儼而求合兮,摰咎繇而能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