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詎
(詎)
jù ? ㄐㄩˋ
◎ 豈,怎:詎料。詎知。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詎
詎 jù?
〈副〉
(1) 豈,難道 [Does it mean…?]——用于表示反問(wèn)。如:詎料(哪能料想到;不料);詎意(同“詎料”);詎可(豈可);詎能(豈能);詎敢(豈敢)
(2) 無(wú);非;不 [no;not]。如:詎幾(無(wú)多)
(3) 曾 [denoting a certain state that existed in thepast]
爾祭詎幾時(shí),朔望忽復(fù)盡。——晉· 潘岳《悼亡詩(shī)》
(4) 不料,哪知 [unexpectedly]。如:詎奈(叵奈;無(wú)奈)
詞性變化
◎ 詎
詎 jù?
<連>
如果 [if]
詎非圣人必偏而后可。——《國(guó)語(yǔ)》
漢語(yǔ)字典
[①][jù]
[《廣韻》其據(jù)切,去御,羣。]
[《廣韻》其呂切,上語(yǔ),羣。]
“詎1”的繁體字。
(1)副詞。表示反詰。相當(dāng)于“豈”、“難道”。
(2)副詞。表示否定。相當(dāng)于“無(wú)”;“非”;“不”。
(3)副詞。曾。
(4)連詞。假如,如果。
(5)連詞。相當(dāng)于“抑或”。表示選擇。
(6)豈料。
(7)通“巨”。大。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上聲六語(yǔ)·去聲六御
[粵 語(yǔ)]:geoi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上】【言字部】 詎; 康熙筆畫:12; 頁(yè)碼:頁(yè)1188第18【唐韻】其呂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臼許切,??音巨。【說(shuō)文】詎,猶豈也。【莊子·大宗師】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後漢·光武紀(jì)】天下詎可知而閉長(zhǎng)者乎。【宋書·沈約自序】若馳一介,四方詎不響應(yīng)。 又【玉篇】止也,至也,格也。 又通作巨。【前漢·高帝紀(jì)】沛公不先破關(guān)中兵,公巨能入乎。【師古註】巨,讀曰詎,猶豈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huì)】??其據(jù)切,巨去聲。義同。 又【字林】未知詞也。 【正字通】《讀書通》詎通作渠、鉅、遽,??非。
考證:〔又【廣韻】【集韻】【韻會(huì)】??其據(jù)切,巨上聲。義同。〕 謹(jǐn)按其據(jù)切係去聲非上聲,上字謹(jǐn)改去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