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字典
[①][jiè]
[《廣韻》古拜切,去怪,見。]
“誡1”的繁體字。
(1)警告;告戒。
(2)戒備;警惕。
(3)囑告。
(4)教令。
(5)文體名。一種規勸、告戒的文章。
(6)指佛教戒律。
(7)通“駭”。《易·比》:“顯比,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庇衢小度航浧阶h·周易一》:“誡當讀爲駭……邑人不誡,言不驚駭也?!币徽f為懲罰。見高亨《周易大傳今注》。
音韻參考
[廣 韻]:古拜切,去16怪,jiè,蟹開二去皆見
[平水韻]:去聲十卦
[粵 語]:gaai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酉集上】【言字部】 誡;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1163第13【唐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說文】敕也?!居衿棵玻嬉??!緩V韻】言警也?!驹鲰崱烤分o曰誡?!疽住け蓉浴恳厝瞬徽]。又【繫辭】小懲而大誡?!咀髠鳌せ甘荒辍苦y人軍其郊,必不誡。【史記·周本紀】乃命伯臩申誡太僕?!拒髯印妵堪l誡布令而敵退,是主威也?!疚闹凶印栆灼烤铀歼^而預防之,所以有誡也?!菊崱??與戒同?!∮謩??!镜秳洝壳卣淹蹊T一劒,長三尺,銘曰誡?!∮秩~居吏切,音記?!緞⑾颉ち信灐侩m曰女則,亦實男誡。男女覽茲,厥事甚備?!∮帧绢惼炕蜃??!咀謴⊙a】譌作??,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