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藞
lǎ ? ㄌㄚˇ
◎ 〔藞?〕a.不中貌;b.粗率,不檢點。
漢語字典
[①][lǎ]
[《廣韻》盧下切,上馬,來。]
見“藞苴”。
音韻參考
[廣 韻]:盧下切,上35馬,lǎ,假開二上麻來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藞; 康熙筆畫:21; 頁碼:頁1065第39【集韻】呂下切,音砢。【玉篇】藞?,不中貌。 又【類篇】藞苴,泥不熟貌。 【正字通】?字之譌。○按《集韻》《玉篇》諸書,藞與?文義各別,唯《唐韻》藞?之藞,文從三若,而仍引《玉篇》藞字訓註,是借?爲藞,非?卽藞也。《正字通》論非,今從《字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