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薅
hāo ? ㄏㄠˉ
◎ 拔除:薅草。薅鋤。
◎ 揪。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薅 hāo?
〈動〉
(1) 拔除田草 [weed;pull up;pull out]。如:薅馬(古代農具的名稱。專用于除草);薅草(除草);薅鋤(除草鋤地);薅耨(除草)
(2) 泛指拔去 [pull out]。如:薅胡子(拔胡須);薅菜苗兒;薅秧(拔秧苗)
(3) 〈方〉∶揪 [hold tight]。如:薅師傅的胡子;薅下幾根頭發;薅走了軍帽;薅住領子
漢語字典
[①][hāo]
[《廣韻》呼毛切,平豪,曉。]
亦作“茠2”。
(1)除去雜草。
(2)泛指拔去。
(3)方言。揪。
音韻參考
[廣 韻]:呼毛切,下平6豪,hāo,效開一平豪曉
[平水韻]:下平四豪
[粵 語]:hou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薅;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1060第14【唐韻】呼毛切【正韻】呼高切,??音蒿。【說文】拔去田草也。【詩·周頌】以薅荼蓼。 【說文】亦作茠。【集韻】或作????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