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蘿
(蘿)
luó ? ㄌㄨㄛˊ
◎ 通常指某些能爬蔓的植物:女蘿。蔦蘿。藤蘿。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蘿
蘿 luó?
〈名〉
(1) (形聲。從艸,羅聲。本義:植物名。指某些蔓生植物,即“莪”) 同本義 [trailing plants]
蘿,莪也。蒿屬。——《說(shuō)文》
(2) 又如:女蘿;藤蘿;蔦蘿;蘿蓏(女蘿和瓜類(lèi))
漢語(yǔ)字典
[①][luó]
[《廣韻》魯何切,平歌,來(lái)。]
“蘿1”的繁體字。
指松蘿,或云女蘿。蔓生植物。色青灰,緣松柏或其他喬木而生,亦間有寄生石上者,枝體下垂如絲狀。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下平五歌
[粵 語(yǔ)]:lo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蘿; 康熙筆畫(huà):25; 頁(yè)碼:頁(yè)1042第26【唐韻】魯何切【正韻】郞何切,??音羅。【玉篇】女蘿託松而生。【詩(shī)·小雅】蔦與女蘿,施于松柏。【傳】女蘿,兔絲,松蘿也。【疏】松蘿,自蔓松上生,枝正靑,與兔絲殊異。【韻會(huì)】陸佃云:在木爲(wèi)女蘿,在草爲(wèi)兔絲。【屈原·離騷】被薜茘兮帶女蘿。 又【說(shuō)文】莪也。【爾雅·釋草】莪蘿【註】今莪蒿也。 又【爾雅·釋草】葖蘆萉【疏】今謂之蘿蔔。 又苧蘿,山名。見(jiàn)苧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