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字典
[①][ān]
[《廣韻》烏含切,平覃,影。]
[《廣韻》央炎切,平鹽,影。]
“葊1”的今字。亦作“庵1”。
(1)草名。參見“菴”。
(2)草屋。
(3)寺廟。多指尼姑所居者。
(4)覆蓋。
[②][yǎn]
[《集韻》衣檢切,上琰,影。]
見“菴2蔚”、“菴2藹”。
音韻參考
[廣 韻]:烏含切,下平22覃,ān,咸開一平覃影
[平水韻]:下平十三覃
[粵 語]:am1
[閩南語]:am7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菴;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1039第30〔古文〕葊【唐韻】【集韻】??烏含切,音諳。【韻會】菴閭,草名。【司馬相如·子虛賦】菴閭軒于。【註】菴閭,蒿也。【本草】此草老莖可以蓋覆菴閭,故名。【北史·景穆恭皇后傳】太后常以體不安服菴閭子。 又菴羅,果名。【本草】又名菴摩羅伽果。【謝靈運·山居賦】企堅固之貞林,希菴羅之芳園。 又【玉篇】倚廉切,音淹。義同。 又【韻會】烏紺切,音闇。【左思·蜀都賦】茂八區而菴藹。【正韻】菴藹,翳薈也。 又上聲,烏感切,音黯。義同。 又【類篇】同蓭。【正字通】本作菴,省作菴。菴字原從??,不從奄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