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芚
tún ? ㄊㄨㄣˊ
◎ (草木)初生:“春木之芚兮。”
漢語字典
[①][tún]
[《廣韻》徒渾切,平魂,定。]
草木初生貌。
[②][chūn]
[《集韻》敕倫切,平諄,徹。]
糊涂,對事物不能分辨和識別。
音韻參考
[廣 韻]:徒渾切,上平23魂,tún,臻合一平魂定
[平水韻]:上平十三元
[粵 語]:teon1tyun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申集上】【艸字部】 芚;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1019第10【唐韻】【集韻】【韻會】??徒渾切,音豚。【玉篇】菜似莧,可食。 又【類篇】木始生貌。【揚(yáng)子·法言】春木之芚兮,援我手之鶉兮。 又【集韻】敕倫切,音椿。無知貌。【莊子·齊物論】聖人愚芚。李軌讀椿,郭象讀治本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