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舳
zhú ?ㄓㄨˊ
◎ 〔舳艫〕a.船尾和船頭;b.首尾銜接的大船,如“舳舳千里”,“舳舳相繼”。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舳 zhú?
〈名〉
(1) 船尾(形聲。從舟,由聲。) [stern of a ship]
舳,舟尾。——《說文》
船后曰舳。——《方言九》
舳,船后持舵處也。——《漢書·武帝紀》李斐注
(2) 舵 [rudder]
今齊世庸士之人,不好學問,專以己之愚而負巨任,若無輯舳,濟江海而遭大風,漂沒于百仞之淵,東流無崖之川。——《鹽鐵論》
(3) 船 [boat]
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王勃《滕王閣序》
舳,舳艫也。——《說文》
舳艫千里。——《漢書·武帝紀》
漢語字典
[①][zhú]
[《廣韻》直六切,入屋,澄。]
(1)船尾持舵的部位。參見“舳艫”。
(2)指舵。
(3)指船。
音韻參考
[廣 韻]:直六切,入1屋,zhú,通開三入東澄
[平水韻]:入聲一屋
[粵 語]:zuk6
[閩南語]:tiok8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下】【舟字部】 舳;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1010第07【唐韻】直六切【集韻】佇六切【韻會】仲六切,??音逐。【說文】舳艫也。漢律名船方長爲舳艫。一曰舟尾。【揚子·方言】船後曰舳。舳,制水也。【註】今江東呼柂爲舳。【前漢·武帝紀】自潯陽浮江,親射蛟江中,獲之,舳艫千里。【註】舳,船後持柂處。【郭璞·江賦】舳艫相屬。【註】舳,舟尾也。艫,船頭也。 又【集韻】余救切,音貁。舟首也。【小爾雅】船頭謂之舳。 又直祐切,音胄。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