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字典
[①][qí]
[《廣韻》徂奚切,平齊,從。]
“臍1”的繁體字。
(1)肚臍。人和其他哺乳動物肚子中間臍帶脫落之處。
(2)螃蟹腹部的甲殼。
(3)某些物體中央凹凸處狀如臍,因亦名之。
音韻參考
[廣 韻]:徂奚切,上平12齊,qí,蟹開四平齊從
[平水韻]:上平八齊
[粵 語]:ci4
[閩南語]:chai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下】【肉字部】 臍; 康熙筆畫:20; 頁碼:頁996第25【廣韻】徂奚切【集韻】【韻會】前西切,??音齊。【說文】肶臍也。【正字通】子初生所繫也。斷之爲臍帶,以其當心腎之中,前直神闕,後直命門,故謂之臍也。 又劑也。【釋名】臍,劑也,腸端之所限劑也。 又【韻會】通作齊。【左傳·莊六年】若不早圖,後君噬齊。【註】齊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