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翿
dào ? ㄉㄠˋ
◎ 古代羽舞或葬禮所用的旌旗,即羽葆幢。
漢語字典
[①][dào]
[《廣韻》徒到切,去號,定。]
[《廣韻》徒刀切,平豪,定。]
即纛。頂上以羽毛為飾的旗。古代樂舞者執之以舞。亦用以導引靈柩。
音韻參考
[上古音]:幽部定母,du
[廣 韻]:徒到切,去37號,dào,效開一去豪定
[平水韻]:下平四豪·去聲二十號
[粵 語]:dou6tou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中】【羽字部】 翿; 康熙筆畫:20; 頁碼:頁960第13【廣韻】徒到切【集韻】【韻會】大到切【正韻】杜到切,??音導?!居衿客??!緺栄拧め屟浴柯R,纛也?!驹]】今之羽葆幢?!驹姟ね躏L】君子陶陶,左執翿?!緜鳌眶钜?,翳也?!∮帧緩V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義同。 又【集韻】杜皓切,音道。義同。
考證:〔【詩·王風】君子揚揚,左執翿?!场≈斦赵膿P揚改陶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