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字典
[①][qiān]
[《廣韻》七廉切,平鹽,清。]
“簽2”的繁體字。
(1)指竹片或紙片上寫有文字符號的一種標識。
(2)指書簽。
(3)簽注處理意見的一種公文。
(4)指對公事簽署處理意見。
(5)書卷、畫軸封套所用的牙質帙簽。多懸于卷軸旁。也稱“牙籤”。
(6)泛指書籍卷帙。
(7)書籍的封面題簽。
(8)舊時官府拘捕、懲罰犯人的憑證。
(9)尖銳細長的桿狀物。
(10)古卜具。民間或寺廟中供求神佛卜問吉兇所用的簽牌。多竹制,常寫有文字符號或詩句。
(11)古代夜間計時報更用的竹簽。
(12)貫穿;刺;插。
音韻參考
[廣 韻]:七廉切,下平24鹽,qiān,咸開三平鹽A清
[平水韻]:下平十四鹽
[粵 語]:cim1
[閩南語]:chhiam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上】【竹字部】 籤; 康熙筆畫:23; 頁碼:頁905第16【廣韻】七廉切【集韻】【韻會】【正韻】千廉切,??音簽。【說文】驗也。一曰銳也,貫也。【玉篇】竹籤,用以卜者。 又典籤,官名。【北史·蕭泰傳】泰子寶未弱冠,名重一時。隋文帝輔政,引爲丞相府典籤。 又【正韻】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