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箅
bì ? ㄅㄧˋ
◎ 〔箅子〕有空隙而能起間隔作用的片狀器具,如“竹箅箅”、“紗箅箅”。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箅 bì?
〈名〉
蒸鍋中的竹屜。后指有空隙而能起間隔作用的器具 [bamboo steamer]
箅,所以蔽甑底者也。從竹,畀聲?!?a href="/r_ci_2e944138cfc78acfb5fd79edbee3db45/" target="_blank">說文》。按,甑以蒸飯,底有七穿以竹席蔽之。
敝箅不能救鹽池之堿,阿膠不能止 黃河之濁?!?北周· 庾信《哀江南賦》
漢語字典
[①][bì]
[《廣韻》博計切,去霽,幫。]
亦作“箄4”。
釜中的竹屜。
音韻參考
[廣 韻]:博計切,去12霽,bì,蟹開四去齊幫
[平水韻]:去聲八霽
[粵 語]:bai3bei2bei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上】【竹字部】 箅;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886第32【廣韻】博計切【集韻】必計切【正韻】必弊切,??音閉。【廣韻】甑箅也?!菊f文】蔽也,所以蔽甑底?!∮帧局芏Y·考工記註】輪箅,則車行不掉?!∮帧咀謴⊙a(bǔ)】邦爾切,音彼。佛經(jīng),迦箅,此云藿香。見【翻譯名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