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筳
tíng ? ㄊㄧㄥˊ
◎ 絡絲、紡紗或卷棉條的用具。
◎ 小竹片,亦指小竹枝或小木枝。
◎ 小簪。
◎ 籠。
◎ 競。
◎ 古同“莛”,草莖:“以筳擊鐘,(豈能)發(fā)其音聲哉?”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筳 tíng?
〈名〉
絡絲、紡紗或卷棉條的用具。一般用小竹筒或蜀黍稍莖制成 [utensil of winding silk yarn]
筳,所以絡絲者,蘇俗謂之籰頭。筳即其四周挺如柵者?!?a href="#">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漢語字典
[①][tíng]
[《廣韻》特丁切,平青,定。]
(1)小竹片。亦指小的竹、木枝。
(2)通“莛”。草莖。
(3)紡具之一。用以絡絲、紡紗、卷棉條等。
音韻參考
[廣 韻]:特丁切,下平15青,tíng,梗開四平青定
[平水韻]:下平九青
[粵 語]:jin4ting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上】【竹字部】 筳;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886第04【廣韻】特丁切【集韻】【韻會】【正韻】唐丁切,??音庭?!菊f文】繀絲管也?!菊滞ā靠?,著絲於莩車也。今紡絲銓曰筳子?!∮中≈瘛!緰|方朔·答客難】以蠡測海,以筳撞鐘?!∮殖私Y草折竹卜曰筳篿?!厩るx騷】索藑茅以筳篿兮?!驹]】筳,小折竹也?!疚倪x註】筳,竹算?!∮帧居衿炕\也?!∮帧炯崱繙∏?,音??!緭P子·方言】緪、筳,急也?!∮帧炯崱看η?,音挺。屋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