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笴
gě ? ㄍㄜˇ
◎ 箭桿。
◎ 弓材。
◎ 器物像棍子的細(xì)長(zhǎng)部分。
◎ 量詞,用于有桿的東西:“一騎馬一笴槍。”
◎ 筍制品。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笴 gǎn
〈名〉
(1) 箭桿 [arrow shaft]
笴,箭莖也。——《廣韻》
(2) 借指箭 [arrow]
丈夫未死誰(shuí)能料?一笴他年下百城。——宋· 陸游《萬(wàn)里橋江上習(xí)射》
漢語(yǔ)字典
[①][gǎn]
[《廣韻》古旱切,上旱,見(jiàn)。]
[《廣韻》古我切,上哿,見(jiàn)。]
(1)箭桿。
(2)箭。
(3)桿。
(4)見(jiàn)“筍笴”。
音韻參考
[廣 韻]:古旱切,上23旱,gǎn,山開(kāi)一上寒見(jiàn)
[平水韻]:上聲十四旱·上聲十九皓·上聲二十哿
[粵 語(yǔ)]:go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未集上】【竹字部】 笴; 康熙筆畫:11; 頁(yè)碼:頁(yè)881第12【廣韻】古我切【集韻】【韻會(huì)】賈我切【正韻】嘉我切,??音哿。箭幹也。 又【集韻】【韻會(huì)】【正韻】??古老切,音杲。【周禮·冬官考工記】妢胡之笴。【註】讀爲(wèi)稾。古文假借字。 又【正韻】古旱切,音稈。義同。 又【玉篇】公但切【類篇】居案切。義同。 又地名。【李白詩(shī)】明月白笴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