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瞫
shěn ? ㄕㄣˇ
◎ 往深處看。
◎ 向下注視。
◎ 姓。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瞫 shěn?
〈動〉
(1) 往深處看 [look deep at]
瞫,深視也。從目,覃聲。——《說文》
狼瞫取戈以斬囚。——《左傳·文公二年》。按,晉人,名瞫,所謂以類命為象也。
(2) 往下看 [look down at]
瞫,下視也。——《說文》
漢語字典
[①][shěn]
[《廣韻》式任切,上寢,書。]
(1)視。亦用于人名。春秋晉有狼瞫。見《左傳·文公二年》。
(2)姓。漢有瞫氏。見《後漢書·南蠻傳·巴郡南郡蠻》。
音韻參考
[廣 韻]:式任切,上47寑,shěn,深開三上侵A書
[平水韻]:上聲二十六寢
[粵 語]:sam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中】【目字部】 瞫;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817第20【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式荏切,音審。【說文】深視也。一曰下視也。又竊見也。【禮·部韻略】平視也。 又姓。【後漢·南蠻傳】武落鐘離山有黑穴,出四姓,瞫氏其一也。 又【集韻】式禁切,審去聲。低目視也。 又徒南切,音潭。視也。 又【廣韻】【集韻】??徒紺切,潭去聲。義同。 又【集韻】昌枕切,琛上聲。人名。【左傳·文二年】晉有狼瞫。【註】尺甚反。【前漢·古今人表】師古音審。 【說文】本作??,隸省作瞫。【玉篇】或作?。俗作瞫,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