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字典
[①][mǔ]
[《廣韻》莫厚切,上厚,明。]
亦作“畆1”。亦作“畒1”。亦作“畞1”。亦作“畮1”。“畝1”的繁體字。
(1)我國地積單位,市畝的通稱。周制,六尺為步(或曰六尺四寸、八尺),百步為畝。秦時以五尺為步,二百四十步為畝。漢因秦制。唐以廣一步,長二百四十步為畝。清以五方尺為步,二百四十步為畝。今一畝等于六十平方丈,合6.6667公畝。
(2)田壟,田中高處。
(3)泛指農田,田地。
(4)通“母”。本源。
音韻參考
[上古音]:之部明母,m?
[廣 韻]:莫厚切,上45厚,mǒu,流開一上侯明
[平水韻]:上聲七麌·上聲二十五有
[粵 語]:mau5
[閩南語]:boD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午集上】【田字部】 畝; 康熙筆畫:10; 頁碼:頁761第14〔古文〕??【唐韻】莫厚切【集韻】【韻會】莫後切,??謀上聲。司馬法,六尺爲步,步百爲畝。泰孝公制,二百四十步爲畝。宋程頤曰:古者百畝,止當今之四十畝。今之百畝,當古之二百五十畝。【書·盤庚】惰農自安,不昬作勞,不服田畝。【詩·小雅】南東其畝。【朱註】畝,壟也。 又丘名。【爾雅·釋地】如畝畝丘。【註】丘有隴界,如田畝。【釋名】畝丘,丘體滿一畝之地也。【詩·小雅】楊園之道,猗于畝丘。【傳】畝丘,丘名。 又地名。【左傳·桓二年】晉??侯之夫人姜氏,以條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畝之戰生,命之曰成師。【註】西河界休縣南有地,名千畝。 又【韻補】葉莫補切,模上聲。【班固·西都賦】士食舊德之名氏,農服先疇之畎畝。商循族世之所鬻,工用高曾之規矩。 又葉滿彼切,眉上聲。【詩·豳風】饁彼南畝,田畯至喜。【屈原·離騷】余旣滋蘭之九畹兮,又樹蕙之百畝。畦留夷與揭車兮,雜杜衡與芳芷。 【說文】本作畮。
考證:〔【左傳·桓二年】晉??侯之夫人姜氏,以條之役生太子,名之曰仇。〕 謹照原文名之改爲命之。〔【班固·西都賦】農服先疇之??畝。〕 謹照原文??改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