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牿
gù ? ㄍㄨˋ
◎ 關養牛馬的圈。
◎ 綁在牛角上使其不能抵入的橫木。
◎ 古同“梏”,桎梏,束縛。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牿 gù?
〈名〉
(1) 關牛馬的圈欄 [pen]
牿,牛馬牢也。——《說文》
無敢傷牿。——《史記·魯世家》
今惟淫舍牿牛馬。——《書·費誓》
(2) 又如:牿亡(受遏制而亡);牿服(圈禁,制服)
(3) 綁在牛角上使其不能觸人的橫木 [cross wood on ox horn]
童牛之牿,元吉。——《易·大畜》
詞性變化
◎ 牿 gù?
〈動〉
束縛 [fetter;tie;bind up]。如:牿害(束縛傷害);牿委(拘謹委靡)
漢語字典
[①][gù]
[《廣韻》古沃切,入沃,見。]
(1)養牛馬的柵欄。
(2)縛于牛角以防觸人的橫木。
(3)桎梏;束縛。
音韻參考
[廣 韻]:古沃切,入2沃,ku,通開一入冬見
[平水韻]:入聲二沃
[粵 語]:guk1
[閩南語]:khok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下】【牛字部】 牿;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701第11【廣韻】古沃切【集韻】【韻會】姑沃切,??音梏。【說文】牛馬牢也。【易·大畜】六四童牛之梏,元吉。【疏】處艮之始,履得其位,能抑止剛健之初,距此初九,不須用角,故用童牛牿,止其初也。【書·費誓】今惟淫舍牿牛馬。【傳】今軍人惟大放舍牿牢之牛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