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牽
(牽)
qiān ?ㄑㄧㄢˉ
◎ 拉,引領(lǐng)向前:牽引。牽曳。牽頭。牽線。牽蘿補(bǔ)屋(把蘿藤拉上屋頂來(lái)補(bǔ)草房,形容生活困難,亦喻將就湊合)。
◎ 關(guān)連,帶累:牽連。牽強(qiáng)(勉強(qiáng)牽連在一起)。意惹情牽。
英文翻譯
◎ 牽
involve lead along pull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牽
牽 qiān?
〈動(dòng)〉
(1) (形聲。從牛,“冖”象牽牛的繩,玄聲。本義:牽牛)
(2) 同本義。引申為牽拉 [pull;lead along]
牽,引前也。——《說(shuō)文》
牽,引也。——《廣雅》
飱牽。——《周禮·宰夫》。司農(nóng)注:“牲牢可牽而行者。”
與其牽傍。——《周禮·牛人》。注:“牽傍,在轅外輓牛也。人御之,居其前曰牽,居其傍曰傍。”
牽牛悔亡。——《易·夬》
牽牛而過(guò)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
牽衣頓足攔道哭。——唐· 杜甫《兵車行》
回車叱牛牽向北。——白居易《賣炭翁》
攀草牽棘。——《徐霞客游記·游黃山記》
(3) 又如:牽籠(拉扯);牽紅(牽巾。新郎新娘拜堂后,以兩家紅巾綰同心結(jié),各牽一端而行);牽扭(拉住);牽役(謂被拉去從事勞役);牽拖(拖拉。形容行動(dòng)困難);牽拉(牽引拉住)
(4) 牽制 [check]
令出不行謂之牽。——《管子·法法》
牽于俗而蕪穢。——《楚辭·招魂》
此牽乎天者也。——張衡《西京賦》。注:“猶系也。”
(5) 又如:牽籠(牽制束縛);牽肘(從旁牽制);牽物(為外物所牽制);牽挽(牽制);牽綴(猶牽制)
(6) 牽連;牽累 [implicate;tie down]
道而弗牽則和。——《禮記·學(xué)記》。疏:“謂牽偪。”
牽復(fù)吉。——《易·小畜》。疏:“謂牽連。”
(7) 又如:牽枝帶梗(牽連;牽帶);牽惹(牽連);牽及(牽連;關(guān)系到);牽染(牽累,株連);牽率(株連;拖累)
(8) 牽強(qiáng) [strain]。如:牽書搭俗(牽強(qiáng)附會(huì));牽附(牽強(qiáng)附會(huì));牽率(牽強(qiáng)附會(huì));牽裂(牽強(qiáng)割裂)
(9) 拘泥 [rigidly adhere to]
不牽于執(zhí)。——《呂氏春秋·離俗》。注:“拘也。”
(10) 又如:牽文(謂拘泥于字面);牽拘(拘泥;拘束);牽俗(拘泥于習(xí)俗)
(11) 蔓延 [spread]。如:牽蔓(蔓延);牽漫(蔓延滿布);牽綿(牽延連綿)
詞性變化
◎ 牽
牽 qiān?
〈名〉
指可牽走的牲畜如牛羊豬等
脯資餼牽竭。——《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漢語(yǔ)字典
[①][qiān]
[《廣韻》苦堅(jiān)切,平先,溪。]
亦作“撁1”。“牽1”的繁體字。
(1)拉,挽。
(2)指牛、羊、豕。
(3)帶領(lǐng);引導(dǎo)。
(4)引。
(5)掛;牽掛。
(6)牽連;牽涉。
(7)牽累。
(8)牽制。
(9)拘泥。
(10)古地名。
(11)姓。漢有兗州刺史牽顥。見(jiàn)《後漢書·皇甫規(guī)傳》。
[②][qiàn]
[《廣韻》苦甸切,去霰,溪。]
同“縴1”。“牽2”的繁體字。
挽船的繩索。
音韻參考
[平水韻]:下平一先·去聲十七霰
[粵 語(yǔ)]:hin1
[閩南語(yǔ)]:khan1,khian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下】【牛字部】 牽; 康熙筆畫:11; 頁(yè)碼:頁(yè)700第06〔古文〕摼??【唐韻】苦堅(jiān)切【集韻】【韻會(huì)】輕煙切,??音岍。【說(shuō)文】引前也。從牛,象引牛之縻也。【易·夬卦】牽羊悔亡。【書·酒誥】肇牽車牛。【禮·曲禮】效馬效羊者,右牽之。效犬者,左牽之。 又【周禮·天官·小宰】掌其牢禮,委積膳獻(xiàn)飮食賔賜之飱牽。【註】飱,夕食也。牽,牲牢可牽而行者。【左傳·僖三十三年】惟是脯資餼牽竭矣。【註】牽,謂牛羊豕。 又【玉篇】挽也。【左傳·襄十年】牽帥老夫,以至於此。 又【玉篇】連也。【易·小畜】九二牽復(fù)吉。【疏】牽謂牽連。 又【玉篇】速也。【禮·學(xué)記】君子之?dāng)渾梢玻蓝馉俊!臼琛繝恐^牽逼人。茍不曉知,亦不偪急,牽令速曉也。 又【管子·法法篇】令出而不行,謂之牽。 又拘也。【史記·六國(guó)表】學(xué)者牽於所聞。 又牽牛,星名。【禮·月令】旦牽牛中。 又地名。【春秋·定十四年】公會(huì)齊侯衞侯于牽。【註】魏郡黎陽(yáng)縣東北有牽城。 又人名。【左傳·成十七年】鮑牽見(jiàn)之。 又姓。【後漢·皇甫規(guī)傳】實(shí)賴兗州刺史牽顥之淸猛。 又【廣韻】苦甸切【集韻】輕甸切,??音俔。【廣韻】牽挽也。 又【增韻】挽舟索,一名百丈牽。 又葉詳均切。【急就章】盜賊繫囚搒笞臀朋,黨謀敗相引牽,欺誣詰狀還反眞。【韻會(huì)】亦作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