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熲
jiǒng ? ㄐㄩㄥˇ
◎ 古同“炯”:“珥金貂之熲熲。”
◎ 警枕,古代用圓木做成、使睡后易覺醒的枕頭。
漢語字典
[①][jiǒng]
[《廣韻》古迥切,上迥,見。]
“颎1”的繁體字。
(1)光明?!对姟ば⊙拧o將大車》:“無思百憂,不出于熲?!泵珎鳎骸盁?,光也?!编嵭{:“思衆小事以爲憂,使人蔽闇,不得出於光明之道。”一說為憂愁;心煩耳熱。朱熹集傳:“熲,與耿同,小明也。在憂中耿耿然不能出也。”馬瑞辰通釋:“熲音義與耿正同?!豆{》謂'不出于光明之道',失之。《集傳》謂'憂中耿耿然不能出',是也;以熲謂小明,亦似未確。”
(2)警枕。用圓木做的枕頭,使睡時易醒。
音韻參考
[上古音]:耕部喻四母,jiueng
[廣 韻]:古迥切,上41迥,jǐong,梗合四上青見
[平水韻]:上聲二十四迥
[粵 語]:gang2gwing2wing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中】【火字部】 熲; 康熙筆畫:15; 頁碼:頁681第09【唐韻】【韻會】【正韻】??古迥切,音炯?!菊f文】火光也?!緩V韻】輝也。【詩·小雅】無思百憂不出于熲?!緜鳌繜猓庖??!∮帧炯崱夸笩汕?,音扃。義同?;蜃鞴??!∮帧疚逡艏崱抗盼墓⒆帧T]詳耳部四畫?!虬礋庾?,說文,玉篇,篇海,俱在火部,訓作火光。字彙,《正字通》,收入頁部,非。今特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