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字典
[①][xiè]
[《廣韻》司夜切,去禡,心。]
[《廣韻》悉姐切,上馬,心。]
“瀉1”的繁體字。
(1)傾瀉,水往下急流。
(2)傾注;傾倒。
(3)排泄。
(4)指腹瀉,使腹瀉。
(5)宣泄,吐露。
(6)通“潟”。鹽堿地。
音韻參考
[廣 韻]:悉姐切,上35馬,xiě,假開三上麻心
[平水韻]:上聲二十一馬·去聲二十二禡
[唐 音]:sia?
[國 語]:xiè
[粵 語]:se2se3
[閩南語]:sia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瀉; 康熙筆畫:19; 頁碼:頁658第39【廣韻】息姐切【集韻】【韻會】洗野切【正韻】先野切,??音寫。【玉篇】傾也。一曰瀉水也。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或作寫。《周禮·稻人》以澮寫水。 又【類篇】一曰鑑形。 又【廣韻】【正韻】司夜切【集韻】【韻會】四夜切,??音卸。鹵也。【王充·論衡·書解篇】地無毛,則爲瀉土。 又吐瀉也。【釋名】揚豫以東,以吐爲瀉。 又泄也。【揚子·方言】泄瀉,爲注下之癥。
考證:〔瀉水也。【周禮·冬官考工記】以澮瀉水【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 謹按周禮原文作寫,無水旁。且以澮瀉水係地官稻人文非考工記。謹改爲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或作寫周禮稻人以澮寫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