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湄
méi ? ㄇㄟˊ
◎ 河岸,水與草交接的地方。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湄 méi?
〈名〉
(形聲。從水,眉聲。本義:岸邊,水與草交接的地方) 同本義 [bank of waters]
湄,水草交為湄。——《說(shuō)文》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詩(shī)·秦風(fēng)·蒹葭》
漢語(yǔ)字典
[①][méi]
[《廣韻》目悲切,平脂,明。]
岸邊,水和草相接的地方。
音韻參考
[上古音]:脂部明母,miei
[廣 韻]:武悲切,上平6脂,mí,止開(kāi)三平脂B明
[平水韻]:上平四支
[國(guó) 語(yǔ)]:méi
[粵 語(yǔ)]:mei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湄; 康熙筆畫:13; 頁(yè)碼:頁(yè)636第09【唐韻】武悲切【集韻】【韻會(huì)】旻悲切,??音眉。【爾雅·釋水】水草交爲(wèi)湄。【釋名】湄,眉也。臨水如眉也。【詩(shī)·秦風(fēng)】在水之湄。【傳】水隒也。正義曰:隒是山岸湄是水岸,故曰水隒。 亦與麋通。【詩(shī)·小雅】居河之麋。【箋】麋,本又作湄。 又湖名。【水經(jīng)注】淮水左迤爲(wèi)湄湖。 又【集韻】乃管切,音煖。與渜同。湯也。 【集韻】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