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渜
nuǎn ? ㄋㄨㄢˇ
◎ 熱水:“渜濯棄于坎。”
漢語字典
[①][nuǎn]
[《廣韻》乃管切,上緩,泥。]
[《廣韻》奴亂切,去換,泥。]
亦作“湪2”。
溫水。參見“渜濯”。
[②][nuán]
[《集韻》奴官切,平桓,泥。]
水名。今河北省灤河。
音韻參考
[廣 韻]:乃管切,上24緩,nuǎn,山合一上桓泥
[國 語]:nuǎn
[粵 語]:nyun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渜;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633第43〔古文〕湪【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乃管切,音煗。【說文】湯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奴官切,煗平聲。水名,在遼西肥如縣。 又【集韻】乳兗切,音耎。濯也。 又【廣韻】【集韻】??奴亂切,音偄。浴餘汁也。或作濡。【儀禮·士喪禮】渜濯棄于坎。【註】沐浴餘潘水也。古文渜作湪。荊沔之閒語。【疏】潘水旣經溫煮,名之爲渜。 又【集韻】奴昆切,音黁。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