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渙
huàn ? ㄏㄨㄢˋ
◎ 散開:渙散。渙然冰釋(像冰遇到熱,一下子消融;喻疑慮、困難或誤會完全消除)。
英文翻譯
◎ 渙
melt vanish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渙 huàn?
〈動〉
(1) (形聲。從水,奐( huàn?)聲。本義:流散,離散)
(2) 同本義 [disperse;disappear]
渙,流散也?!?a href="/r_ci_2e944138cfc78acfb5fd79edbee3db45/" target="_blank">說文》
方渙渙兮?!?a href="#">詩·鄭風·溱洧》
渙者離也。——《易·序卦傳》
則渙然離矣?!?a href="/r_ci_58d1eed5454391b69e018cee266e33d7/" target="_blank">漢書·刑法志》
渙兮?!?a href="/r_ci_2b0c0bee7fa27e99e8c4f73ff7509122/" target="_blank">老子》。注:“渙者解散?!?br>
渙乎成功?!?a href="#">劉熊碑》
功德渙彰?!?a href="#">戚伯著碑》
(3) 又如:渙然冰釋(如冰之溶解消散。多用以指誤會、疑難的消散);渙馳(渙散。分散,不集中);渙泮(消釋,融化);渙衍(蔓延,擴散)
(4) 帝王發(fā)布號令 [issue imperial edict]。如:渙汗(流汗。比喻帝王的圣旨、號令,有如汗出于膚,無法收回);渙命(帝王的詔命);渙詔(帝王的恩詔);渙發(fā)(特指帝王發(fā)布號令);渙號(指帝王的旨令,恩旨)
詞性變化
◎ 渙 huàn?
〈形〉
(1) 水很大的 [overflowing]
清音應空谷,潛波渙寒塘。——呂同老《丹泉》
(2) 又泛指盛貌
纂辭奮筆,渙若不思?!n愈文
(3) 鮮明的。同“煥” [bright]
渙爛兮其溢目也?!?a href="/r_ci_b77c9fa8a4d180deddbadcc0338feab7/" target="_blank">后漢書·延篤傳》
(4) 又如:渙爛(光明燦爛的樣子)
漢語字典
[①][huàn]
[《廣韻》火貫切,去換,曉。]
“渙1”的新字形。
(1)卦名。六十四卦之一。
(2)離散。
(3)發(fā)散。
(4)謂帝王發(fā)布號令。
(5)水流盛貌。參見“渙渙”。
(6)通“煥”。光明;燦爛。
(7)通“煥”。明白。
音韻參考
[上古音]:元部曉母,xuan
[平水韻]:去聲十五翰
[國 語]:huàn
[粵 語]:wun6
[閩南語]:hoan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渙;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627第31【唐韻】呼貫切【集韻】【韻會】【正韻】呼玩切,??音喚。水名。【水經(jīng)注】渠水東南流逕開封縣,睢渙二水出焉。 又卦名。【易·正義】渙者,散釋之名。大德之人,建功立業(yè)。散難釋險,故謂之渙。【詩·周頌】繼猶判渙?!∮譁o渙,水盛貌?!驹姟む嶏L】溱與洧方渙渙兮。 又渙爛,文章貌。【後漢·延篤傳】渙爛兮其溢目?!∮帧緩V韻】呼會切【集韻】呼外切,??音翽。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