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涇
(涇)
jīng ?ㄐㄧㄥˉ
◎ 〔涇河〕水名,發源于中國甘肅省,注入陜西省渭水。簡稱“涇”,如“涇渭分明”(涇河水清,渭河水濁,兩水在會合處清濁不混,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 (涇)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涇
涇 jīng?
〈名〉
(1) (形聲。從水,巠聲。本義:涇水)
(2) 同本義 [Jing river]
涇,涇水也。——《說文》
雍州其川, 涇汭。——《周禮·職方氏》
涇以 渭濁。——《詩·邶風·谷風》
(3) 渭水支流。有南、北二源。北源出寧夏六盤山東麓固原縣;南源出甘肅省華亭縣,至平涼縣境合流后,又東南流入陜西省,至高陵縣入渭河 。如:涇渭分明
(4) 古州名 [Jing prefecture]。故地在今甘肅省涇川縣
(5) 縣名 [Jing county]。在安徽省東南部
(6) 〈方〉∶溝渠 [irrrigation canals and ditches]
一條小船,在涇上慢慢地劃著,這是神仙的樂趣。——葉圣陶《一課》
漢語字典
[①][jīng]
[《廣韻》古靈切,平青,見。]
“涇1”的繁體字。
(1)水名。
(2)溝瀆,浜。
(3)大便。《素問·調經論》:“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不足則四支不用。”王冰注:“涇,大便;溲,小便也。”一說,為月經。
[②][jīng]
[《集韻》古定切,去徑,見。]
“涇2”的繁體字。
直流的水波。
音韻參考
[上古音]:耕部見母,kyeng
[平水韻]:下平九青·去聲二十五徑
[國 語]:jīng
[粵 語]:gi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涇;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619第12【唐韻】古靈切【集韻】【韻會】堅靈切,??音經。水名。【說文】水出安定涇陽開頭山。【書·禹貢】涇屬渭汭。【周禮·夏官·職方氏】雍州,其川涇汭。 又丹陽有涇水。【前漢·地理志註】涇水,出蕪湖。 又交趾有涇水。【水經注】涇水,出龍編縣高山。 又通也。【莊子·秋水篇】涇流之大。【註】涇,通也。謂通流也。 又州名。【韻會】漢武分安定郡,元魏攺涇州。 又縣名。涇陽縣,屬西安府,本秦縣。涇縣,屬寧國府。本唐猷州。??見【廣輿記】。 又【集韻】棄挺切,音謦。泉也。 又古定切,音徑。涇涏,直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