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沔
miǎn ?ㄇㄧㄢˇ
◎ 水流充滿河道。
◎ 〔沔水〕水名,在中國(guó)陜西省,是漢水的上流。
◎ 古同“湎”,沉迷。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沔 miǎn?
〈名〉
(1) 水名 [Mian River]。漢水上源,在陜西省西南部
(2) 古州名 [Mian prefecture]
(3) 西魏置,北周廢,故址在今湖北省漢川縣東南
(4) 隋置。故治即今湖北省沔陽(yáng)縣
(5) 唐武德四年置,后廢。故治即今湖北省武漢市漢陽(yáng)區(qū)及漢陽(yáng)縣地
(6) 宋開(kāi)禧三年平吳曦后置。故治在今陜西省略陽(yáng)縣
(7) 縣名 [Mian county]。1964年改作勉縣,在陜西省
詞性變化
◎ 沔 miǎn?
〈形〉
(1) 通“瀰”。水流滿的樣子 [overflowing]
沔彼流水,朝宗于海?!?a href="#">詩(shī)·小雅·沔水》
(2) 又如:沔沔(水滿蕩漾的樣子)
◎ 沔 miǎn?
〈動(dòng)〉
通“湎”。沉迷 [indulge in]
流沔沉佚,遂往不返?!?a href="/r_ci_9ed8a813edca1cb766b941c9fc895586/" target="_blank">史記·樂(lè)書(shū)》
漢語(yǔ)字典
[①][miǎn]
[《廣韻》彌兗切,上獮,明。]
亦作“汅1”。
(1)水流滿貌。
(2)通“湎”。沉迷。
(3)水名。北源出自今陜西省留壩縣西,一名沮水;西源出自今寧強(qiáng)縣北。二源合流后通稱漢水,故古代也作漢水的別稱。又沔水入江以后,今湖北省武漢市以下的長(zhǎng)江古代亦通稱沔水。故《水經(jīng)》敘沔水下游一直到入海為止。
音韻參考
[廣 韻]:彌兗切,上28獮,miǎn,山開(kāi)三上仙A明
[平水韻]:上聲十六銑
[國(guó) 語(yǔ)]:miǎn
[粵 語(yǔ)]:min5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巳集上】【水字部】 沔; 康熙筆畫:8; 頁(yè)碼:頁(yè)611第16【廣韻】【集韻】【韻會(huì)】彌兗切【正韻】美辨切,??音緬。水名?!菊f(shuō)文】沔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緯?shū)·禹貢】浮于潛,逾于沔?!緜鳌繚h上曰沔。 又【廣輿記】沔口,在漢陽(yáng)府城西南?!镜乩硗ㄡ尅繚h入江處謂之沔口。【漢陽(yáng)圖經(jīng)】漢沔本一水也。 又州名?!緩V韻】春秋鄖國(guó)之地,戰(zhàn)國(guó)時(shí)屬楚,秦屬南郡,武德初置沔州?!緩V輿記】今爲(wèi)漢陽(yáng)府?!∮帚骊?yáng)州,屬安陸府,漢竟陵地,梁沔陽(yáng)。又沔縣,屬漢中府,本漢沔陽(yáng)縣。又沔池縣,屬河南府。??見(jiàn)【廣輿記】?!∮炙鳚M也?!驹?shī)·小雅】沔彼流水,朝宗于海?!∮峙c湎通。【史記·樂(lè)書(shū)】流沔沈佚?!∮帧炯崱棵离E切,音閔。水名?!緯?shū)·禹貢註】沔池。一音亡忍切?!∮帜告厩校翦?。與濔同。水盛貌。詳濔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