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歛
liǎn ?ㄌㄧㄢˇ
◎ 古同“斂”,聚集。
漢語(yǔ)字典
[①][liǎn]
[《廣韻》良冉切,上琰,來(lái)。]
[《廣韻》力驗(yàn)切,去豔,來(lái)。]
亦作“歛1”。“斂1”的繁體字。亦作“襝1”。
(1)聚集。
(2)收獲。
(3)征收,索取。
(4)賦稅。
(5)收藏。
(6)指收購(gòu)儲(chǔ)藏。
(7)約束,節(jié)制。
(8)不足。
(9)磨礪。
(10)收縮。
(11)猶還。
(12)通“殮”。給死者穿衣,入棺。
(13)通“瀲”。參見(jiàn)“斂斂”。
(14)姓。《姚秦錄》有將軍斂憲、斂方、斂岐,皆羌族首領(lǐng)。見(jiàn)《通志·氏族四》。
[②][lián]
[《集韻》離鹽切,平鹽,來(lái)。]
“斂2”的繁體字。
見(jiàn)“斂2盂”。
音韻參考
[廣 韻]:呼談切,下平23談,hān,咸開(kāi)一平談曉
[平水韻]:上聲二十八琰·去聲二十九艷
[唐 音]:li??m,li??m
[國(guó) 語(yǔ)]:hān,liǎn,liàn
[粵 語(yǔ)]:lim5lim6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下】【欠字部】 歛; 康熙筆畫(huà):17; 頁(yè)碼:頁(yè)572第23【玉篇】【集韻】??呼濫切,蚶去聲。【博雅】欲也,予也。【廣韻】與??通。戲乞物也。 又【玉篇】【集韻】呼甘切【廣韻】呼談切,??音蚶。又【集韻】呼含切,音?。又丘凡切,音顩。義??同。 與斂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