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欀
xiāng ? ㄒㄧㄤˉ
◎ 古書上說的一種樹,樹皮中有像白米屑的東西,搗碎,用水淋過后,可以做餅:“文欀楨橿?!?br>
◎ 木器的里襯:“作柏木棺,勿以桑木為欀?!?br>
◎ 支撐屋架的部件。
漢語字典
[①][xiāng]
[《廣韻》息良切,平陽,心。]
(1)木名。皮中含有淀粉,可供食用。
(2)木器的里襯。
(3)支撐屋架的構件。
(4)見“欀頭”。
音韻參考
[廣 韻]:息良切,下平10陽,xiāng,宕開三平陽心
[國 語]:xiāng
[粵 語]:soe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欀; 康熙筆畫:21; 頁碼:頁562第28【唐韻】息良切【集韻】【韻會】思將切,??音襄。木名。【左思·吳都賦】文欀幀橿?!纠钌圃]】欀木,樹皮中有如白米屑者,乾擣之,以水淋之,可作餅,似麪。交趾盧亭有之?!颈静菔斑z】名?木,生嶺南山谷,大者木皮內出麪數斛,色黃白。 又【集韻】寫兩切,音想。義同?!∮帧咎祈崱俊绢惼咳藰忧小菊崱慷燎?,??音讓?!居衿康郎夏疽??!绢惼拷蛔?,木名。出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