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槊
shuò ? ㄕㄨㄛˋ
◎ 長矛,古代的一種兵器:“橫槊賦詩”。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槊 shuò?
〈名〉
(形聲。從木,朔聲。本義:古代兵器,即長桿矛) 同“矟”。長桿矛 [long spear]
此非孟德之困于 周郎者乎?…釃酒臨江,橫槊賦詩,固一世之英雄,而今安在哉?—— 宋· 蘇軾《前赤壁賦》
漢語字典
[①][shuò]
[《廣韻》所角切,入覺,生。]
(1)古代兵器。即長矛。
(2)古博戲的一種。
音韻參考
[廣 韻]:所角切,入4覺,shuo,江開二入江生
[平水韻]:入聲三覺
[國 語]:shuò
[粵 語]:sok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槊;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546第06【唐韻】所角切【集韻】【韻會(huì)】【正韻】色角切,??音朔。【說文】矛也。亦作矟。【通俗文】矛長丈八謂之槊。【魏書·楊津傳】不畏利槊堅(jiān)城,惟畏楊公鐵星。 又握槊,博簺也。一曰棊槊,棊爲(wèi)子,槊爲(wèi)局,卽今雙陸。【韓愈·示兒詩】酒食罷無事,棊槊以自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