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槃
pán ? ㄆㄢˊ
◎ 同“盤”。
◎ 快樂:“昔文王不敢槃于游田,以萬人惟憂。”
◎ 姓。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槃 pán?
〈名〉
(1) (形聲。從木,般聲。本義:承盤,亦特指承水盤)
(2) 同本義 [wooden tray]
槃,承槃也。從木,般聲。古文從金,籀文從皿,字亦作槃、作磐 。——《說文》
少者奉槃。——《禮記·內則》
執槃西面。——《儀禮·士虞禮》
(3) 又如:槃匜(古代盥洗用具);槃盂(盤與盂);槃桉(盛祭物的木盤及放置祭品盤的幾案); 槃水(盤中之水)
(4) 犁轅前可轉動的部分 [revolving part at the front of a plow]
耕槃,駕犁具也。——元· 王禎《農書》
詞性變化
◎ 槃 pán?
〈形〉
(1) 盤曲 [tortuous]。如:槃木(盤曲不直的老樹);槃回(蜿蜒盤曲);槃岐(指瓜蔓上蟠曲岐出的岔頭);槃衍(盤曲延展貌);槃根(盤曲的木根);槃基(盤曲的山腳);槃深(盤曲深廣);槃節(盤曲的樹根、樹節)
(2) 快樂 [be happy]。如:槃桓(游樂);槃游(游樂);槃虞(娛樂)
◎ 槃 pán?
〈動〉
(1) 盤繞;屈曲 [bend;twine]
增槃業峨。——《后漢書·班彪傳》
增槃崔嵬。——班固《西都賦》
(2) 又如:槃曲(盤旋曲折);槃委(盤繞屈曲的樣子);槃馬(指跨馬盤旋馳騁);槃旋(旋轉);槃辟(盤旋進退)
漢語字典
[①][pán]
[《廣韻》薄官切,平桓,並。]
(1)同“盤”。木盤。古代承水器皿。
(2)同“盤”。謂形狀如盤。
(3)同“盤”。旋轉;盤繞。
(4)同“盤”。快樂。
(5)同“盤”。盤桓。參見“槃停”。
(6)同“盤”。量詞。
(7)犁轅前可轉動的部分。
(8)見“槃槃”。
(9)見“槃跚”。
(10)通“磐”。
(11)通“瘢”。參見“槃夷”。
音韻參考
[廣 韻]:薄官切,上平26桓,pán,山合一平桓並
[平水韻]:上平十四寒
[國 語]:pán
[粵 語]:pun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槃;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545第20【唐韻】薄官切【集韻】【韻會】【正韻】蒲官切,??音盤。【說文】承盤也。或從金。或從皿。亦作柈。【禮·內則】適父母舅姑之所,少者奉槃,長者奉水,請沃盥。【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註】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 又槃樂也。【詩·衞風】考槃在澗。【鄭箋】考,成也。槃,樂也。 又槃停,不進也。【宋書·吳喜傳】西雉旣殄,便應還朝而解,故槃停,托云捍蜀。 又葉蒲沿切,便平聲。【魏·劉邵·趙都賦】牛首湡溟,波池潺湲。經落疇邑,詰曲縈槃。
考證:〔【周禮·天官·掌舍】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註】古者以槃盛皿。〕 謹照原文掌舍改玉府。皿改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