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榬
yuán ? ㄩㄢˊ
◎ 古代絡絲的器具。
◎ 古代懸掛鐘磬的架子:“于是令之縣(懸)鐘磬之榬,陳歌舞竽瑟之樂。”
◎ 姓。
漢語字典
[①][yuán]
[《廣韻》雨元切,平元,云。]
(1)篗子。古代繞絲的器具。
(2)懸掛鐘磬的器具。
(3)姓。漢代有榬終古。
音韻參考
[廣 韻]:雨元切,上平22元,yuán,山合三平元云
[平水韻]:上平十三元
[國 語]:yuán
[粵 語]:jyun4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榬; 康熙筆畫:14; 頁碼:頁544第09【唐韻】雨元切【集韻】【韻會】于元切,??音袁。【玉篇】絡絲籰也。或作??。【揚子·方言】籰榬也,所以絡絲也。兗豫河濟之閒謂之榬。 又懸鍾磬具。【管子·霸形篇】懸鐘磬之榬,陳歌舞笙竽之樂。 又姓。【統譜】漢有榬溫舒、榬終古。 又【集韻】于嬀切,音爲。義同。○按《韻會》云《增韻》作楥,誤。楥,履楔也。《正字通》云俗楥字,尤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