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梫
qǐn ? ㄑㄧㄣˇ
◎ 〔梫木〕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互生,倒披針形,蒴果球形,葉子有劇毒,煎汁能殺農作物害蟲。亦稱“馬醉木”。
◎ 肉桂。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梫 qǐn?
〈名〉
木名。即桂 [cassibarktree]。
梫,桂也。 ——《說文》
梫,木桂。——《爾雅·釋木》。注:“今南人呼桂厚皮者為木桂。”
漢語字典
[①][qǐn]
[《廣韻》七稔切,上寑,清。]
[《廣韻》子心切,平侵,精。]
[《廣韻》楚簪切,平侵,初。]
木名。桂的異名。古代指肉桂。
音韻參考
[廣 韻]:子心切,下平21侵,jīn,深開三平侵A精
[國 語]:cēn,qīn
[粵 語]:caam1cam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梫; 康熙筆畫:11; 頁碼:頁530第15【唐韻】楚簪切【集韻】【韻會】初簪切,??音參。【說文】桂也。【廣韻】桂木花白也。【韻會】葉似枇杷而大,白華,冬夏長靑。【正字通】木桂一名梫。 又【玉篇】土荏切【集韻】子鴆切,??音浸。又【說文】七荏切【唐韻】【集韻】七稔切,??音寢。又【正韻】七林切,音侵。義??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