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楨
(楨)
zhēn ?ㄓㄣˉ
◎ 堅(jiān)硬的木頭。
◎ 古代打土墻時(shí)所立的木柱,泛指支柱:楨干(gàn )(喻能勝重任的人)。
◎ 古書上指女貞樹。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楨
楨 zhēn?
〈名〉
(1) (形聲。從木,貞聲。本義:木名,即女貞)
(2) 同本義 [hardwood]
楨,剛木也。——《說文》
文欀楨橿。——左思《吳都賦》。注:“楨、橿,二木名。”
又東二百里,曰太山,上多金玉、楨木。——《山海經(jīng)》
(3) 古代筑墻時(shí)豎立在兩端的木柱 [terminal posts used in building a wall in ancient times]
楨,干也。——《爾雅》。舍人注:“楨,正也。筑墻所立兩木也。”按,植于兩端者曰楨,植于兩邊者曰干。
維周之楨。——《詩·大雅·文王》
(4) 又如:楨干
(5) 支柱,主干 [mainstay;pillar]
峙乃楨干。——《書·費(fèi)誓》傳:“題曰楨。”
(6) 又如:楨臣(棟梁之臣);楨材(干才);楨固(支柱;骨干)
漢語字典
[①][zhēn]
[《廣韻》陟盈切,平清,知。]
“楨1”的繁體字。
(1)木名。即女貞。
(2)筑墻時(shí)豎在兩端的木柱。
(3)支柱,主干。
(4)見“楨子”。
音韻參考
[上古音]:耕部端母,tieng
[平水韻]:下平八庚
[國 語]:zhēn,zhēng
[粵 語]:zing1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中】【木字部】 楨; 康熙筆畫:13; 頁碼:頁526第21【唐韻】陟盈切【集韻】【韻會(huì)】知盈切【正韻】諸成切,??音貞。【說文】剛木也。【山海經(jīng)】太山之上多楨木。【郭註】女楨也。冬不凋。 又楨榦,築牆所立兩木也。【書·費(fèi)誓】峙乃楨榦。【孔傳】題曰楨,旁曰榦。楨當(dāng)牆兩端者也,榦在牆兩邊者也。 又楨林,縣名。【前漢·地理志】屬上郡。
考證:〔【山海經(jīng)】太山之上多楨女。〕 謹(jǐn)照原文楨女改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