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朏
fěi ? ㄈㄟˇ
◎ 新月開始生明發(fā)光,亦用于農(nóng)歷每月初三日的代稱。
◎ 天將明:“漸朏微明光八表。”
詳細(xì)解釋
詳細(xì)字義
◎ 朏 fěi?
〈動〉
(1) 新月初現(xiàn) [peep of the crescent moon]
朏魄示沖。——謝莊《月賦》
(2) 又如:朏魄(新月的月光);朏然(微明)。泛指星月出現(xiàn)或升起
臨星朏兮樹暗,看月爍兮霞淺。——南朝 梁· 江淹《愛遠(yuǎn)山》
詞性變化
◎ 朏 fěi?
〈形〉
(1) 天剛發(fā)亮 [day break]
[日]登于扶桑,爰始將行,是為朏明。——《淮南子·天文》
(2) 又如:朏明;朏朏(天剛亮);朏晨(黎明)
◎ 朏 fěi?
〈名〉
舊歷每月初三日的月相名,因用以紀(jì)日,為初三日的代稱 [first phase of the moon]。如:朏朏(農(nóng)歷月初時(shí)的月相)
漢語字典
[①][fěi]
[《廣韻》敷尾切,上尾,敷。]
[《廣韻》滂佩切,去隊(duì),滂。]
亦作“胐1”。
(1)新月初現(xiàn)貌。
(2)泛指星月出現(xiàn)或升起。
(3)舊歷每月初三日的月相名,因用以紀(jì)日,為初三日的代稱。
(4)謂天剛發(fā)亮。參見“朏明”、“朏朏”。
(5)聚積貌。參見“朏朏”。
[②][kū]
[《廣韻》苦骨切,入沒,溪。]
亦作“胐2”。
臀。
[③][zhuó]
同“茁1”。
音韻參考
[廣 韻]:普乃切,上15海,pěi,蟹開一上咍滂
[平水韻]:上聲五尾·去聲十一隊(duì)·入聲六月
[國 語]:fěi,pèi
[粵 語]:fei2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上】【月字部】 朏; 康熙筆畫:9; 頁碼:頁505第08〔古文〕??【唐韻】【正韻】敷尾切【集韻】【韻會】妃尾切,??音斐。【說文】月未盛之明。【書·召誥】惟丙午朏。【傳】朏明,月三日明生之名。又【廣韻】【集韻】【正韻】??滂佩切,音配。又【集韻】【韻會】【正韻】??普沒切,音馞。又【集韻】普罪切,音琣。義??同。 又【玉篇】普骨切。【淮南子·天文訓(xùn)】日登于扶桑,爰始將行,是爲(wèi)朏明。【註】朏明,將明也。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