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釋
● 曖
(曖)
ài ?ㄞˋ
◎ 日光昏暗:曖曖。曖昧(a.幽暗;b.態度、用意不明朗;c.行為不光明,不可告人)。
◎ 隱蔽。
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曖
曖 ài?
〈形〉
(1) (形聲。從日,愛聲。本義:昏暗不明的樣子) 同本義 [dim]
時曖曃其莽兮,召玄武而奔屬。——《楚辭·遠游》
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晉· 陶淵明《歸園田居》。
(2) 又如:曖然(昏暗不明的樣子);曖曖(昏暗不明的樣子)
詞性變化
◎ 曖
曖 ài?
〈動〉
掩蔽 [cover;screen;shelter]
輕云曖松杞。——謝靈運《會吟行》
漢語字典
[①][ài]
[《廣韻》烏代切,去代,影。]
“曖1”的繁體字。
(1)昏暗;朦朧。
(2)遮蔽;彌漫。
(3)溫潤;溫暖。
音韻參考
[平水韻]:去聲十一隊
[國 語]:ài
[粵 語]:oi3
康熙字典
◎ 康熙字典解釋 【辰集上】【日字部】 曖; 康熙筆畫:17; 頁碼:頁499第06【五音集韻】烏代切,音愛。【玉篇】晻曖,暗貌。 又【易·豐卦】豐其蔀。【註】蔀,覆曖鄣光明之物也。【後漢·申屠蟠傳】甘是堙曖。【註】曖猶翳也。 又【晏子·春秋】星之昭昭,不如月之曖曖。【屈原·離騷】時曖曖其將罷兮。【註】曖曖,昏昧貌。 又【韻補】葉許旣切【王延壽·魯靈光殿賦】排金扉而北入,霄靄靄而晻曖。